4

4

古人论诗,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而我说金洲水润,却句句难离开“水”字。水绕金洲,水围护着村庄,水围养着田园。门口有塘,屋后有渠。新渠旧沟,相通相溶,小水汇入江水,江水直入海水。水水相溶,仿佛心心相通。

金洲在水的团团包围之中,自然更加“金贵”。我第二次未约而至时,正是连日连夜暴雨之后的水涨船高时节,圩堤上搭起了值更的帐篷,飘扬着红旗。敞开大门的村部里只有一个借来值班的人,王进飞书记刘观宇主任等一千党员全上了圩堤。我知道,对于金洲对于培文人来说,2017年大水过后的冬天,所有险工险段的圩渠都早已经加固清淤,这自然少不了下派到村任第一书记的朱长中的功劳。记忆中所有丰沛的雨季,对生活在金洲上的人们来说,注定都是提心吊胆的。这个夏天或许又要同“水”有一番较量。在人们心目中温和仁慈的“水”啊,时不时也会以另一种面目另一种方式提醒着它的子民:善待与感恩。无论对大自然还是对人类自身。

培文人聪慧而快乐。他们的日子就像田地里的庄稼,蓬蓬勃勃长势喜人。只要播种了耕耘了,就不用杞人忧天,时节到了,金洲这块慈祥的水土自然不会亏待热爱她的种子。就像看了整天的龙舟赛一样,人们的梦境都是满足而甜蜜的。培文人相当自信而满足,一举手一投足,那些骨子里的自信时时处处便显现出来。不信,你听听学校门前那些蹦跳着的幼儿吟唱的歌谣——

我是培文人,一专又多能,高跷、舞龙、举石锁,唱戏人人行。端午赛龙舟,明月伴抵棍。要不我俩摔一跤,扳腕更带劲。

我所见到的金洲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黄发幼儿亦是,豁口老者亦是。

流水不腐。金洲四面水流不断,大水滔滔,小水潺潺。金洲人因而不但聪慧,而且思维活跃,与时俱进。村支书王进飞开拓进取,飞出去又飞回来,富了不忘乡亲,返乡创业,正依托金洲丰厚的水资源,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水”世界。

穿过迷蒙的雨雾,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金洲人藏于芦苇树木丛中,抗击日寇保卫家乡的英勇。先辈们这样的血气,自然潜移默化,丰盈着后人的血脉,像金洲周边环绕的“水”一样,世世代代滋润着金洲人。

2017年

门口有塘,屋后有渠。新渠旧沟,相通相溶,小水汇入江水,江水直入海水。水水相溶,仿佛心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