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属综合性高校。学校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年北方民族大学获批中国少数民族史、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北方民族大学获批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为学校顺利更名奠定坚实基础。2011年学校获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学位点建设已初具规模。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新一轮学位审核工作。2018年北方民族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9年获批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经济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硕士等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学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建校三十多年来,在国家民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学校各项事业行稳致远、蓬勃发展。学校具备了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的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已形成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布局不断优化,培养和学位授权类型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权格局。北方民族大学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科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按照“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坚定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研究生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强校建设。
(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分布及结构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自2003年至2019年2月共获批民族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
2020年12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审议,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华民族共同体”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过了会议评审,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马克思主义理论(二升一)、中国史(二升一)、工商管理(动态调整)、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会议评审,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备案。
(二)重点建设发展的学科情况
学校现有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3个自治区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10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学、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民族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在省部级重点学科里面,民族学既是自治区又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也是学校博士点;还有12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按照学科性质和建设实际,学校把现有学科分为省部级(培育)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三个层次进行建设与管理,以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动校级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发展,通过对现有学科分类,分重点、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建设,学科特色优势逐步凸显,逐步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新局面,构建了“特色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的学科建设体系。
(三)学科评估
2017年1月,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被确定为自治区“国家一流”重点建设学科(A类),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被确定为自治区“西部一流”重点建设学科(B类)。经过首轮“双一流”建设,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突出,在2020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开展的自治区“双一流”一期建设总结验收工作中,学校3个一流学科在学科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贡献、学科建设特别成就等方面的建设成果成效突出,其中:数学学科获评优秀等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良好等级。2021年1月,学校9个一级学科全部参加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
(四)专业学位情况
学校现有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公共管理、会计、艺术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济、法律、工程、管理、艺术5个学科门类。
2020年12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审议,机械、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翻译、新闻与传播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均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