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一)加大招生宣传,吸引优秀生源,改善生源结构,提高一志愿录取率
2011年一志愿报考宁夏大学1773人,录取人数705人,外地生源比例接近30%,2015年一志愿报考人数2459人,录取人数940人,外地生源比例接近45%,同时建立了以普通招考、推荐免试、硕博连读相结合的较完善的研究生选拔录取方式。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规范宁夏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招生等工作,出台了《宁夏大学硕士生导师选聘及招生规定(试行)》《宁夏大学关于研究生导师终止招生年龄的规定(试行)》等文件,对新上岗导师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各培养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工作,实现导师队伍动态管理。着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实施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导师项目资助制。
(三)严格培养环节,完善教学设施
完成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第四次修订工作,改善研究生教学条件,逐步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成研究生语音室3个,扩建研究生多媒体教室25个,建设研究生高水平学术报告厅3个,建成研究生微格教室4个,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建实验室1个,建设研究生学习研修室8个,增加研究生专业书籍10万余册。获得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1篇,113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区级优秀学位论文。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目前学校实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主要有博士研究生高水平学位论文培优计划、研究生高水平学术会议计划、研究生竞赛培育计划、研究生国内外访学计划、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文献调研计划、学位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累计受益学生达700余人,资金投入达500余万元。
共资助11名博士研究生进入学校高水平学术论文培优计划,资助168名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计划,受资助学生发表高质量会议论文80余篇,资助研究生出版专著1部。资助了164项研究生创新项目,鼓励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创新和突破。
进一步活跃了学校研究生学术氛围。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1场、全国性学术会议1场,西北地区学术论坛2场,校内学术论坛8场,专业性学术论坛2场。硕博导师做学术报告60场,举办金波论坛75场、宁夏高校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2次,举办“塞上研华”研究生学术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6场次等。资助学生参加各类竞赛10场,全国性竞赛10场,西北地区竞赛4场。参加竞赛学生人数累计达60人,获得各类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5项,活跃了研究生的学术生活。
(五)开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道路,加强与区外高校的交流
资助博士生国外访学2名,硕士研究生33名,公派出国研究生6名。设立研究生外语能力提升计划,鼓励研究生提高外语水平,资助22名研究生通过全国各类英语水平考试。
(六)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
2014年国家开始实施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为完善宁夏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规范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标准,印发了《宁夏大学国网宁夏电力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试行)》《宁夏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修订稿)》《宁夏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宁夏大学2014—2015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宁夏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体系政策。
(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宁夏大学目前是宁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最大,层次最丰富的大学,在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研究、政府管理、社会工作等领域作出基础性贡献,为社会和谐发展和西北多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宁夏大学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服务宁夏累计占比为41%,博士研究生服务宁夏占比为64%。宁夏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广泛分布于西部及宁夏各行各业,为推进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