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综述·

【概况】2021年,桐庐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响美丽乡村3.0攻坚战。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51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位列杭州市各区县第一,其中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3元,比上年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63:1,位列杭州市各区县第二,全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是年,获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乡村振兴年度实绩考核获评省市优秀。获评全省第一批大花园示范县,入选省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试点和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

【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桐庐县将美丽乡村3.0攻坚战纳入全县经济社会九大攻坚战之一,全年投入资金7.2亿元,实施省市县美丽乡村项目292个。是年,全县完成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60个(其中精品村1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江南镇),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个(江南镇彰坞村、横村镇白云村)。建成省级第七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个(江南镇青源村),一般村2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九里梅洲郊野风情线)。建设风情小镇1个(横山埠风情小镇)和市级精品村5个。省级第八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建设在江南镇环溪村等村顺利推进。桐庐县美丽乡村3.0做法和成效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介绍300余次。

【农业发展】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有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工作。是年,完成4406.67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完成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面积1380公顷,实现粮食播种面积8206.67公顷,其中4533.33公顷水稻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年末生猪存栏数8万头。

图41 美丽新农村

【农业产业】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乡乡有特色产业、民宿经济、村落景区、电子商务“四个有”发展思路,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新兴业态。出台《桐庐县乡村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积极参与或举办浙江网上农博会、艺福堂杯2021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省科技下乡助力春耕备耕暨“六送”服务现场会、浙江农业之最梨擂台赛等全省性重大活动。至年末,签约产业项目3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实际投入建设资金2.8亿元。浙江网上农博会期间,桐庐县以229万元成交额位列90个县(市、区)榜首。是年,全县蜂、茶、药、果产业链产值分别为15.16亿元、12.78亿元、14.88亿元、12.6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9%、15.1%、10%、10%。

【乡村人才建设】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出台农业农村人才就业创业环境配套政策,并通过组织农创客培训、召开农创客分享会、举办农创客大赛等形式推进农创客培育工作。至年末,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277人(其中各农业领域高素质农民及实用人才共1580名);农创客348人(其中骨干50余人),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家乐(民宿)等各个领域。是年,全县共有25名市级乡村产业技能大师、7个大师工作室(其中当年新增培育市级产业技能大师6名,大师工作室2个)。

【“两进两回”行动】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贯彻落实《桐庐县乡村振兴“两进两回”行动实施意见》,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办《桐庐乡贤》内部刊物,承办省青牛论坛、市农青协论坛、第三届杭州市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两进两回”行动。至年末,支持科技助力产业兴旺项目10项,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11项,实现资金进乡村共140万元。“三通一达”快递相关产业回乡投资项目57个,协议投资135亿元。是年,成功推荐省“青牛奖”1名,市“十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名,成功创建省级青创农场1家。

【强农助企】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贯彻落实“强农十条”政策,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纾困帮扶基金,用于解决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大中型农业企业短期周转融资。完善《桐庐县重点农业企业名录》,将全县38家“菜篮子”企业纳入名录管理,并在运输通行、物资保障、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是年,继续安排“三农”用地专项指标2.67公顷。同时,按照土地流转政策,对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含“农民之家”创业服务社)2020年新流转的279.39公顷土地进行奖补,共计补助资金150.28万元。

【惠农金融】2021年,桐庐县加大惠农金融力度,至年末,发放涉农贷款197.34亿元,主要用于解决种粮大户、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困难。其中,勤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资金互助会投放互助金30笔365万元,吸收互助金59.5万元。

【农业保险】2021年,桐庐县加强农业保险工作,保险险种涉及水稻、小麦、大麦、油菜、大棚、大棚蔬菜、露地蔬菜、稻田养鱼等23个,省农险办开通的保险险种在全县得到全面推广。同时,通过组织实施特色农业主体综合保险试点工作,开办农村区域公共安全保险,为全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提供农村区域范围内的人身意外保障、应急费用补偿和防灾防损服务。是年,全县农险总保费1493.59万元(包括种植业284.2万元,林业73.86万元,养殖业327.34万元,地方特色险种808.19万元),比上年增长91.24%;总赔款达1506.72万元。投保水稻2680公顷,小麦1126.67公顷,油菜40公顷,生猪5.6万头,能繁母猪0.25万头,基本做到及时续保,应保尽保。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出台《桐庐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社员身份确认工作指导意见》,对全县177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社员身份确认工作。创设阿里网拍交易模式,探索整村资源经营权流转,全年农村集体产权交易117笔、金额8199.21万元,溢价22.99%。探索县内乡镇间、村与村之间的抱团发展,突出县、乡、村3级消薄平台打造。是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94亿元,比上年增加0.39亿元、增长15%。其中经营性收入1.97亿元,比上年增加0.42亿元、增长27%。全县181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5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目标。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在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进行摸排的基础上,清理注销不合规范要求的合作社284家。同时,进一步贯彻“互联网+”战略思维,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尝试电商发展新模式。指导桐庐恒信茶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地建设,开展“桐庐县十大新农人”、优秀种粮大户和优秀养殖大户评选活动。是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至年末,全县共有家庭农场523家,其中省级21家,市级47家,县级85家;有合作社337家(含联合社11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4家、市级61家、县级85家。

表6 2021年桐庐县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品牌建设】2021年,桐庐县开展区域公共品牌线下馆和网上农博桐庐馆建设。12月24日,桐庐县首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桐庐味道”正式发布,雪水云绿茶、天尊贡芽茶、桐江蜜梨等农产品上榜。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各类农产品均可申请使用“桐庐味道”这一区域性品牌,通过“桐庐味道”品牌,实现农土特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解决宣传不足、销路不畅等问题。在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同时,有关部门对百江红、分水粮言、畲味莪山等乡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培育工作同步展开。

【农家乐(民宿)】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以芦茨村为试点开发建设“民宿通”特色应用场景,进一步实现民宿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同时,加大农家乐(民宿)营销推广力度。至年末,全县共有民宿经营户743家,床位12434张,其中新增民宿经营户52家,床位468张。精品民宿共有122家,其中新增10家。新增省级白金宿1家。全年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650.12万人次,经营收入5.08亿元,增长11%。

【粮油作物】2021年,桐庐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06公顷,总产量4.79万吨(含早稻播种76公顷、产量600吨),每公顷产量5837千克,与上年相比,总面积增加6公顷,总产量增加0.14万吨。推广生产机械化技术(机收、机插)3457公顷;推广单季稻两壮两高技术、水稻叠盘出苗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3946公顷。

表7 桐庐县2020—2021年粮油作物生产情况

说明:春粮面积包含马铃薯

【蔬菜】2021年,桐庐县蔬菜播种(复种)面积7127公顷,比上年增加80公顷,其中常年性蔬菜播种面积5312公顷,增加104公顷,山地蔬菜播种面积1735公顷,减少21公顷。总产量22.29万吨,增加0.66万吨。总产值5.6亿元,增长0.2亿元。全年蔬菜设施栽培面积2245公顷,其中钢架大棚312公顷,小棚63公顷,大中棚1870公顷;应用遮阳网210公顷、防虫网4公顷、杀虫灯450盏;滴灌等节水技术应用485公顷。是年,建设市级“菜篮子”基地2个,引进蔬菜优新品种6个。

【蚕桑】2021年,桐庐县桑园面积150公顷,比上年减少383公顷,主要分布在分水镇、合村乡、瑶琳镇3个乡镇,全年饲养蚕种3780张,减少31.3%。总产茧204吨,下降33.5%。平均张产54千克,减少3.4千克。蚕茧总产值773.1万元,下降13.5%;平均单价每50千克1893元,下降30.1%。全县果桑种植面积约20公顷,与去年持平,主要提供休闲采摘游,全年收入100万元。

【茶叶】2021年,桐庐县茶叶种植面积4393公顷,茶叶总产量5750吨,比上年增加8.3%,总产值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名优茶产量510吨,比上年增长4.9%,产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大宗茶(碾茶、蒸青绿片等)产量5270吨,比上年增长9.8%,产值比上年略增。红茶产量51吨,产值4560万元。

是年,全县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5公顷,改造中低产茶园220公顷。新建县级标准化茶厂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引进推广中茶108、白叶一号、中黄一号等茶叶良种3个。是年,“雪水云绿”获杭州市名茶评比金奖、“中绿杯”全国名茶评比金奖。

【水果】2021年,桐庐县引进推广水果新品种10余个,新发展改造水果种植面积129.5公顷,主要种植水果为蓝莓和梨。完成“部级水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项目”建设。“桐庐县桃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创新”通过“杭州市市院合作项目”立项建设。是年,水果生产总面积5051.43公顷(含西甜瓜1007.46公顷),比上年增长0.16%,总产量8.65万吨,减少2.66%,总产值5.91亿元,增长2.16%。其中梨总面积1305.1公顷,总产量2.37万吨,总产值1.48亿元,分别增长0.41%、1.71%和4.28%。桃总面积889.4公顷、总产量1.13万吨、总产值1.3亿元,分别增长0.26%、3.49%、6.36%。

【中药材】2021年,桐庐县草本中药材种植面积627.3公顷,比上年增加3.3公顷。主要品种有铁皮石斛、黄精、白及、浙贝母、覆盆子、灵芝、元胡、前胡等。是年,中药材产值16305万元,增加117万元。

图42 阳山畈蜜桃丰收

【食用菌】2021年,桐庐县食用菌栽培596万袋,总产量3388吨,总产值2837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1%、22.84%和10.30%,其中秀珍菇、平菇面积与产量齐升,香菇价格较上年降幅较大。

【水产】2021年,桐庐县淡水养殖面积1340公顷。水产品总产量9510吨,增幅5.14%。其中养殖产量8490吨,增幅4.49%。捕捞产量1020吨,增幅10.87%。淡水渔业总产值21805万元,增幅8.37%。其中养殖水产品17636万元,捕捞4169万元。是年,全面推广落实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技术,推广面积807公顷。

【蜂业】2021年,桐庐县蜂产业稳步增长,蜜蜂饲养量7.04万群,养蜂生产蜂蜜6350吨、蜂王浆330吨、蜂蜡120吨、蜂花粉110吨、蜂胶2吨,养蜂生产产值约1.63亿元。蜂产品经营公司共经营蜂蜜1080吨、蜂王浆250吨、蜂花粉115吨、蜂蜡110吨、蜂胶4.5吨,实现经营额1.62亿元。全县主要蜂产品加工企业共加工蜂蜜6800吨、蜂王浆1650吨、蜂花粉460吨、蜂蜡650吨、蜂胶68吨,加工后销售产值11.3亿元,工业旅游收入6100余万元。蜂业产业链总产值1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畜禽生产】2021年,桐庐县保留规模生猪养殖场42家,年底存栏生猪8.01万头,比上年减少0.93%,出栏生猪8.04万头,增加0.06%。存栏家禽73.93万羽,增长1.1%,出栏家禽73.5万羽,减少11.59%。存栏羊0.94万只,减少21.75%。存栏牛2278头,比上年增加1.97%。肉类总产量9786.2吨,增加1.76%。禽蛋产量4740.1吨,增加1.7%。是年,创建省级美丽生态牧场1家,建设完成杭州市高水平美丽生态牧场(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家。

【良种推广】2021年,桐庐县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油新品种42个,其中水稻新品种19个,油菜新品种19个。全县省定水稻主导品种种植面积4575.4公顷,主要品种为甬优1540号、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72号、甬优538号、甬优7860号、中浙优8号等单季杂交水稻品种,以及秀水134、嘉58等常规晚粳稻品种。扩种早稻66.67公顷,品种为中组143,其中单季杂交稻占80.1%,常规优质晚粳糯稻占19.9%。全县油菜种植面积2433.3公顷,主导品种为浙油51、浙油50、浙大630、越优1203。推广双低油菜2394.3公顷,普及率98.4%。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8%。

【土肥与耕地保护】2021年,桐庐县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24293.3公顷,应用配方肥4090吨,为197个规模生产主体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服务,全年共采集土样379个、分析化验2755项次。继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在瑶琳镇、江南镇2个乡镇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综合示范区3个,总面积76.6公顷,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建立2021年度省级沃土工程示范区10个、总面积156.6公顷。强化土壤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省定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点4个、农田土壤常规监测点12个和综合监测点5个,市定生态环境监测点8个、耕地监测点5个、蔬菜监测点4个和茶叶基地监测点5个。推广商品有机肥1.67万吨,使用面积5706.6公顷。

【生态能源】2021年,桐庐县建设废旧农膜和肥料包装等废弃物回收示范点3个,在推广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的基础上,启动废旧农膜和肥料包装等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是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5.51万吨,综合利用5.33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84%,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指数96.61%;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85.6%,比上年提升0.4%。新建氮磷生态拦截沟渠1条。建设完成200公顷的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全面开展农村沼气安全巡查工作,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全年未发生沼气安全事故。

【植物保护】2021年,桐庐县粮油作物(水稻、小麦、油菜)病虫草鼠发生面积30566.67公顷次,其中病害发生5566.67公顷次,虫害发生16813.33公顷次,草害发生8186.67公顷次,农田鼠害发生4940公顷次。全年开展防治76026.67公顷次,其中水稻防治60986.67公顷次、小麦防治5026.67公顷次、油菜防治10013.33公顷次。防治病害21146.67公顷次,防治虫害45833.33公顷次,防除草害9046.67公顷次,农田灭鼠6766.67公顷次。挽回粮油损失约13087.53吨,其中水稻挽回损失10250.85吨。是年,全县实施水稻、小麦等病虫综合防治集成技术8186.67公顷,水稻病虫统防统治实施4308.45公顷、果树病虫统防统治实施193.34公顷、茶树病虫统防统治实施500公顷。推广应用农田统一灭鼠技术4566.67公顷,推广应用新型水稻种子处理剂1333.3公顷。

【粮食功能区建设】2021年,桐庐县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8个,提标改造面积310公顷,道路硬化1.66公顷,排灌水渠234公顷,下田坡81个,烘干房4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2021年,县农业农村局开展蔬菜、水果、粮油、茶叶、畜产品、水产品6大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抽检1098批次,检测合格率99.9%;完成快速定性检测9780批次,合格率99.95%。是年,全县有效期内无公害产品数量201个,认证企业160个。其中种植业产品137个,认证企业106家,种植业认证规模5442.5公顷。畜牧业产品46个,认证企业39家。渔业产品18个,认证企业16家,渔业认证规模181.77公顷。有效期内绿色产品数量28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1家,面积1218.2公顷。地理标志产品1个,面积3334公顷。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为61.2%。开展雪水云绿茶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完成杭州畲洪禽业股份有限公司市级绿色品质农业综合示范建设;按照《桐庐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农村扶持政策挂钩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规定,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工作,收到企业评审资料75份,评审结果为B级企业8家、C级企业64家、D级企业2家、不符合评审条件企业1家。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94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主体496家,针对重点品种开展执法抽检356批次。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依托“数字农安”及“掌上执法”App,网格员对全县生产主体进行实地巡查监管;开展App巡查1414家次,开具承诺书30余份,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3期,举办线上培训班3期,共培训农产品生产者、农技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等资料5000余份,接受咨询500余人次。

【中低产田改造】2021年,桐庐县完成江南镇珠山村十亩地头畈、瑶琳镇琴溪村白亭子畈和王家岭畈、分水镇保安村义林畈等6个市级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面积200公顷,拨付市财政扶持资金270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桐庐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3个、总面积5106公顷,其中:新建项目28个、1585.7公顷(含高效节水灌溉143.3公顷),改造提升项目15个、371.9公顷,补建项目39个、2740公顷(含工程补建项目25个、1371.9公顷,认定补建项目14个、1368.1公顷)。实施2020年度存续建设项目11个、408.4公顷(含高效节水灌溉80.5公顷)。全年累计拨付项目补助资金3336.2万元。

【新增垦造耕地后续管护】2021年,桐庐县实施新增垦造耕地后续管护项目109个、405.4公顷,通过验收项目97个、368.1公顷,拨付县级补助资金507.02万元;实施垦造耕地后续管护市级示范项目14个、60公顷,拨付市财政扶持资金63万元。

【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2021年,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落实资助项目42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7个(市平台项目1个),县级34个。落实资助资金258万元,其中省、市级58万元,县级200万元。项目涵盖粮油、生猪、蔬菜、水果、水产、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其中稳粮增效、稻田经济模式10个,占24%。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示范推广19个,占55%。生态养殖模式8个,占19%。农旅结合模式5个,占12%。总实施面积381.67公顷、食用菌26万袋,饲养生猪4000头,创造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

【农业机械】2021年,桐庐县农机总动力11.875万千瓦,农田作业拖拉机453台、粮食烘干机109台、动力植保机械758台、排灌机械10502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613台。是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0890.2公顷,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收获面积7636.67公顷,机械化播种面积3595.13公顷,机械化植保面积5012.29公顷,机械化灌溉面积5001.1公顷,农业生产中耕作、排灌、植保、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农机管理】2021年,桐庐县252户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符合购机补助的农业机械440台(套),其中动力机械16台,耕整地机械210台,种植施肥机械26台,田间管理机械18台,收获机械4台,收获后处理机械7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54台,养殖及其他机具22台,购机总额990.754万元,财政补助295.925万元;符合县级购机补贴农业机械242台(套),补贴县级资金48.52万元。全年引进畜用气动无针头注射器、水果套袋辅助机、搂草机、水果酿酒成套设备、四驱微耕机、蔬菜田园管理机、蔬菜撒肥机、蔬菜播种机等新型机械10余台(套)。全年完成县级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项目10个。认定省级重点环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个、省级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个。建设县级农机化示范点5个。凭借“北斗导航系统及管理平台”的不断完善,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网络管理与监测,有效完成全县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2551.54公顷,按照机械化秸秆还田每亩补助30元的产业化政策,向农民补贴114.77万元。

【农机监理】2021年,桐庐县农业机械上牌48台,其中拖拉机上牌21台,联合收割机上牌5台,插秧机备案22台;注销41台;过户1台、补换牌证5台。驾驶证期满换证9本。是年,全县免费检验农业机械828台,其中农田拖拉机522台、联合收割机113台、插秧机88台、烘干机105台。是年,全县淘汰报废上道路拖拉机213台;报废农业机械34台,其中拖拉机15台,收割机15台,插秧机4台。

【动物防疫检疫】2021年,桐庐县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27.83万毫升、猪瘟疫苗26.44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11.71万头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72.38万毫升、狂犬病疫苗4.74万头份。免疫生猪12.55万头、牛羊0.99万头、家禽128.09万羽、犬4.4万只。全年检测猪O型口蹄疫抗体423份,免疫抗体合格率92.75%;检测猪瘟抗体483份,免疫抗体合格率92.75%;检测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样本460份,免疫抗体合格率94.78%;检测羊O型口蹄疫样本170份,免疫抗体合格率97.65%;检测羊小反刍兽疫抗体205份,免疫抗体合格率100%;检测禽流感抗体2455份,合格率100%;鸡新城疫样本390份,免疫抗体合格率100%;是年,生猪屠宰检疫39183头,生猪产地检疫39247头、家禽屠宰检疫2169羽,家禽产地检疫2014羽,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排查专项行动,排查生猪养殖场38家,屠宰场3家;抽样检测动物产品120批次、饲料16批次,“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3500批次。全年未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责任事件。按照“保险联动+集中处理”方式,建立健全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3118头。

【定点屠宰管理】2021年,桐庐县定点屠宰生猪3.91万头,生猪毛猪最高收购价39元/千克,最低收购价12元/千克。白肉最高批发价48元/千克,最低批发价15元/千克。全年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253人次,日常和专项执法检查251次,检查经营户(屠宰场)65家。是年,共检出并无害化处理病害生猪194.83头。兑现上年度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款15.98万元。

【植物检疫】2021年,桐庐县植物检疫站设立植物检疫宣传咨询点14个,宣传栏14块,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35条,发放宣传资料350份。举办业务培训2次,培训68人/天。设立省、市级植物疫情监测点3个,县级监测点18个。设立植物疫情防控示范区2个。普查加拿大一枝黄花面积740公顷,发生面积6.55公顷,防控率100%。普查亚洲梨火疫病面积419.67公顷,普查率100%;未发现该疫病发生。普查红火蚁面积237.4公顷,投放诱饵150处,未发现红火蚁疫情。开展春季种子苗木检疫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植物检疫人员27人次,检查单位22家,检查种子2.14吨,水果和苗木花卉1.7万株(盆)。

【农业行政执法】2021年,桐庐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法规和农业执法、监管信息45余次,悬挂横幅25块,张贴公告280张,发放宣传资料720份。举办业务培训会议2期,计105人/天。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及农药实名制购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执法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42人次,检查监管对象786家次。抽检农业投入品141批次,农产品392批次。责令整改轻微违法行为66家次。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2起,结案率100%。开展安全生产检查8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73家次,发放安全生产告知书120份。

【农资市场监督】2021年,桐庐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联合有关单位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现场直供优质农资商品,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320余人次。开展“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工作,6家农资经营单位经过软件和硬件升级,被确定为浙江省2021年度“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在升级原有农资购销数字化系统的同时,加强培训和巡回指导,至年末,农资经营信息化建设单位达到112家,其中农药经营单位覆盖率100%,使用率综合排位位列全省前10名。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精品示范店建设,是年,提升改造规范化精品示范店6家。

【渔政管理】2021年,县渔政管理站共组织联合大检查143次,检查船舶600余艘次,出动执法人员178人次。查获案件31起,涉及电鱼8起,其中移送公安8起;无证捕捞23起,违反禁渔期制度6起,违反渔船安全生产5起,跨水域捕捞2起。没收电鱼设备8套,收缴并拆解涉渔“三无”船舶(竹排)171艘,清理丝网虾笼1430余套,没收网具140余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168名渔民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持证渔船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80份。是年,全县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00余万元,投放鱼苗1000余万尾。在富春江、分水江沿岸安装视频监控数字管理系统,有效监管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

(姚旸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