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概况】2021年10月,桐庐县城市管理局(桐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调整设置,更名为桐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挂桐庐县城市管理局牌子。桐庐县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桐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下设基层党支部2个、机关党支部1个,科室中队18个,下辖事业单位桐庐县市容环卫保障中心。监管2家公司:桐庐县停车服务有限公司、桐庐县环益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行政执法】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结一般案件1001件,简易案件3311件,罚款128.96万元,录入违停车辆19009辆次,处理缴款结案13564辆次,罚款204.59万元。开展执法攻坚活动,组织“砂场练兵”“三无船舶整治”等执法活动5次,在房地产业、水利、教育等10余个领域实现办案“零突破”;推进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县城区158个物管小区全部实施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覆盖率100%,至年底,查处违建51处,总面积1711.8平方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各类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6期,编制《桐庐县行政执法业务教程——给初任执法人员的法律课》《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汇编》,制作执法教学视频片,建立全流程执法规范和标准。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现场执法、询问谈话、文书送达等执法过程记录实现全覆盖。实行案件法制员初审制度,坚持“一案一评”“一月一通报”等。建成执法管理中心,实现办案、审核、监督、服务等“一站式”管理。是年,开展综合执法领域普法宣传100余次,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执法普法类信息150余条。
【行政执法改革】2021年,杭州市政府《关于转报桐庐县全域集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的请示》(杭政〔2021〕6号)获省政府批复,桐庐县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承接涉及18个部门、27个领域的行政处罚权,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49%。1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成立桐庐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指挥中心,推进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和指挥体系建设,由指挥中心统筹制定全县监管和执法工作计划、统筹调度开展联合执法和跨区执法工作方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考核工作和监督指挥中心指令的执行和落实。以“重大需求清单、多跨场景应用清单、重大改革清单”为目标,建成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平台。是年底,平台事件交办、指挥调度、监督评价、移动端、证据管理等模块进入试用阶段,完成执法管理中心建设,完成与省综合执法办案系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的系统对接,完成与基层治理四平台、967000热线电话、110联动平台的数据对接。平台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目录》,入选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最佳实践培育案例,同时作为杭州市数字化改革重点项目,在浙政钉数智杭州门户上线。
图70 2021年7月23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三无船舶”专项治理行动
【砂场治理】2021年,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联合各部门开展砂石加工经营企业专项治理行动,成立县砂石治理工作专班,制定《砂石加工经营企业“一企一策”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下沉执法人员,调查取证,签订砂石企业关停协议,帮助企业清销原材料;成立专项督察小组,邀请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项督查,在整个专项治理过程中不定期开展督察行动,巩固阶段性治理成效。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治理砂石企业90家,发放整改通知书61份,立案查处41家,完成淘汰关停67家,完成整合提升11家。
【“三无”船舶整治】2021年,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指挥中心于汛期前,在富春江放马洲一带开展“三无”船舶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127人次,排查“三无”船舶133艘,其中驱离上岸2艘,拆解处置30艘,集中看管101艘。
【“双减”整治】2021年,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联合12个职能部门,围绕办学资质、服务合同、广告宣传、安全隐患、疫情防控、收费行为、培训时间、课程开设、聘用教师等内容对全县269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综合查一次”专项检查行动。发现问题培训机构27家,至年底,所有问题机构均整改完毕。
【环境整治】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推进“‘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抽调牵头部门骨干力量8人,组建实体化运作专班。每周对市级部门检查发现的城市环境九大类问题进行交办,并通过条线检查、属地自查、数字城管、媒体曝光、信访交办等渠道发现问题,落实自查自改。至年底,共完成问题整改44884个,整改率100%。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复评迎检期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复评预演2次。在城区18条道路开展拉网式整治,对照县创建办下发预警通知书整治问题126个,发放限改通知书402份,立案查处876起,拍摄机动车违停3049起,拖移非机动车947辆,施划停车泊位882个。
【垃圾分类】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提质。创成省级高标准示范片区1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17个,市级示范小区(村)98个、示范单位75家。完成循环产业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主体建设,建成再生资源标准化回收站点163个,其中99个点位实现常态化运营。全年共处置生活垃圾14.82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零增长、零填埋”成果持续巩固。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开展城乡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共计完成转运其他垃圾12.8万吨,垃圾清运量100%,无害化处理率100%。收运处置餐厨垃圾2.01万吨,实现城区大中型餐饮企业全收运。
【渣土整治】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优化完善智慧渣土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落实工程渣土处置“两审批一备案”制度,推动从末端监管向源头管理转型。成立桐庐县工程渣土治理工作专班,制定《桐庐县渣土处置联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县域范围内持续开展工程渣土整治,严查建筑垃圾非法消纳、渣土车无证运输、未覆盖、覆盖不严、抛洒滴漏、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统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点排查工作,联合环保、农业等部门印发《桐庐县非正规垃圾堆放、非法运输处置长效治理机制》,实现非正规垃圾堆放、非法运输处置排查管理常态化。是年,共计勘察审批渣土处置证2588批次,渣土车运输路线3178条,立案查处建筑垃圾非法消纳、违法运输行为246起,罚款128.4万元。
【犬类管理】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春江花园、嘉南公寓、励骏花园等39个住宅小区开展文明养犬进小区宣传活动,设置文明养犬检查点,张贴宣传海报57张。对重点限养区内各主次道路、犬类管理投诉多发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及时收容流浪无主犬只、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查处犬类管理信访投诉。是年,共计收容流浪无主犬507条,办理养犬许可证183本(含年检),查处办结相关投诉247件,犬类管理投诉量比上年下降11.2%,立案查处违法养犬行为22起,罚款12340元。
【餐饮油烟监测】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完成500余家餐饮单位的调查工作,建立“一店一档”制度。是年,完成主城区餐饮单位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安装97台,实现油烟排放实施24小时实时监管。对43家油烟直排门店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对高污染燃料使用、油烟排放的情况开展检查,杜绝城市管网暗排餐饮油烟行为。是年,共发现餐饮单位各类问题108个,涉及店铺86家,其中,立案查处1起,罚款5000元。此项工作经验被《“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专项行动专报(第57期)》录用。
【信访处置】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受理各类投诉2876件。其中,浙江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1798件(县市“12345”热线1737件,网信61件),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412件,来电反映581件,110联动85件。违章停车、流动经营、噪声扰民、动物饲养和环境卫生分别占总投诉件的17.18%、14.19%、9.91%、9.46%和7.06%,为2021年度信访的五大类问题。各类投诉办结率100%、反馈率100%,无超期件,重复信访件92件,未发生信访责任事件。
【数字城管】2021年,县数字城管处置中心上报案卷151280件,问题解决率100%,每月平均及时解决率99.27%。对城区范围内沿街立面破损、一店多招、三层以上店招、电子显示屏、车容车貌、电话亭、毁绿种菜等情况开展专项普查,发现问题10462件。持续推进乡镇数字城管扩面工作,完成未来城洋洲南路、站前路、梅林路的数字城管扩面工作,并开始正常采集。推广“数字城管处置通”App,方便处置单位在第一时间接受案件、第一时间查看信息、第一时间上传数据,有效压缩案件办理时间。启用四色预警系统,至年底,四色预警系统监管城区道路120条,路段1486条,7932家店铺纳入管理。
【环卫体制改革】2021年,县主城区实施环卫体制改革,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构建“部门监管、镇街履职、平台协管、企业实施”四级责任制的作业体系。12月,完成与桐君街道、城南街道、凤川街道3个作业单位的交接进场,整体运行平稳。制定《桐庐县环卫作业规范》《桐庐县城乡综合环境日常检查方案》《桐庐县城市清洁度评分细则》等文件,逐步推进全区域市容环境考核督察工作。
【便民服务】2021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投资150万元,对金东路公厕、桐君路公厕等12座公厕内部设施及无障碍环境进行提升改造。是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保洁服务应急先锋队处理突发卫生事件600余起,处理满溢化粪池780余只,窨井750余只,疏通堵塞的粪管1万余米,清运粪便3000余吨。
(丁俞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