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概况】2021年,桐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88.04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199.73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比6.3:45.4:48.3。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8727元,增长9.5%。全县财政总收入67.58亿元,增长15.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亿元,增长12.2%,占GDP比重为9.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1982元和37951元,分别增长9.8%和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25亿元,增长8.6%。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2021年,桐庐县财政局(以下简称县财政局)联动税务部门加强收入形势分析和定期预测,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提高收入监测准确性。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系统与公共支付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缴费便利度。全年通过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缴纳非税收入44.73万笔,网上收缴率100%。全年组织非税收入50.9亿元,其中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2.95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45.79亿元。是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6.8%。其中税收收入35.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2.3%,比上年提高0.6%。
【经济发展服务加强】2021年,县财政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完善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快递、医疗、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年兑现各类财政政策资金5.02亿元,比上年增长9.4%。推进产业引导基金规范运作,基金总规模14.0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77亿元。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19.78亿元。优化中小企业转贷基金服务,全年办理转贷业务1745户次,转贷规模45.86亿元,增长30.1%,其中当天完成“0费用”转贷的占95%以上。强化科技支撑,投入科学技术支出3.63亿元,增长19.9%,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校科研院所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建设,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第十届科技人才周举办。
图64 2021年4月23日,省市县三级党支部结对共建仪式暨党史学习教育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民生事业支出保障】2021年,桐庐县民生支出51.2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1亿元,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家,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480户。提高困难群众补助标准,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882元/月提高至每人1102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170元/月提高至每人275元/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入卫生健康支出6.30亿元,支持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和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投入教育支出17.18亿元,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推进名校合作办学,加快健康城幼儿园、培智学校、叶浅予建兰学校等项目建设,新增幼儿学位1500个。投入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5亿元,支持开展第三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富春江诗歌节、“浙里富春 那么乡田”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喜迎亚运、全民健身”等活动,加快亚运会马术项目建设和无疫区建设。投入农林水支出7.3亿元,助力打造美丽乡村3.0,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村18个。投入城乡社区支出2.92亿元,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助力创成全省首批大花园示范县。
【财政改革】2021年,县财政局加快财政数字化改革,推进预算一体化系统试点建设,完成2022年预算编制147家,覆盖率100%。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投标,成功存放第一期社会保险基金定期存款项目8亿元。推动乡镇财政内控平台建设全覆盖,迭代升级乡镇公权力运行监督平台。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班,开展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入选省财政厅绩效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完成项目部门联审和专家评审77个,压减预算1.24亿元,节资率31%。上线政府采购云平台在线监控系统,全面推行政府和国有企业电子化采购,拓展政府集中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合作对象。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实现全覆盖,全年发布政府采购意向公开信息650条,涉及项目采购金额4.6亿元。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全省第一。扩大财政电子票据应用范围,实现非税收入票据、捐赠票据、往来结算票据等各类财政票据电子化,开通财政电子票据业务单位328家,开通率99.7%,开立电子票据56万份,开票金额186.59亿元。
【财政监管】2021年,县财政局坚持勤俭办事,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全年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统筹收回部门结转结余资金5.9亿元。强化预算支出管理,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全年“三公”经费支出2620万元,比上年下降0.2%。落实国有房产亮牌(即以门牌形式亮明国有房产的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工作,明确国有房产权属和监督责任,提升国有资产利用率,全年亮牌国有经营性房产253处。建立国有资产处置网上竞价机制,实现竞拍人“最多跑一次”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年上线标的43个,成交率93%,平均溢价率86%。健全融资计划控制和成本控制机制,统筹安排财政性资金优先用于化债,完成2018—2022五年化债计划前四年任务。全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4.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5.5亿元,用于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3080电子器械产业园等项目;再融资债券8.9亿元,用于置换2021年到期债券。
【国有企业改革】2021年,县财政局(县国资办)加强国企统一监管,实施乡镇国有企业县级接管和部门所属国企脱钩整合。推动分水江库区库岸资产14.8亿元注入国有企业,实现弃渣处置营业收入3.1亿元。国有企业信用评级AA(级)数量增至7家,在全市率先发行新型城镇化专项企业债11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增强,全年节约融资成本1.56亿元。召开全县深化清廉国企建设推进会,压实清廉国企建设责任。联合县纪委县监委对国企领域8个方面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完成117家国企专项自查整改。开展清廉大比武和清廉文化品牌建设,形成互学互比浓厚氛围。
(王 琪)
表13 2021年度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一)单位:万元
续 表
表14 2021年度桐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二)单位:万元
表15 2021年度桐庐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单位:万元
表16 2021年度桐庐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单位:万元
注:2021年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不再纳入县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表17 2021年度桐庐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单位:万元
表18 2021年度桐庐县乡镇财政基本情况单位:万元
续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