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概况】2021年,桐庐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天,优良率97.0%;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微克/立方米,2项指标均达到杭州市下达的力争值目标,创成浙江省清新空气示范区。境内114条主要河道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其中Ⅰ、Ⅱ类水质河道占总数的92%;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窄溪断面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完成省、市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位列全市14个区县(市)第二名,比上年提升1个名次。桐庐县作为全省唯一区县代表在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推进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美丽生态提升攻坚战】2021年,桐庐县实施“山水道天地人”六美行动,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扬尘精细化管控等10项重点攻坚任务及130余项子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通过“红黑榜”通报排名、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现场督导等方式,曝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14批次,下发督办单109个,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生态环保督察整改】2021年以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35个主办信访件完成34件,整改销号率97.1%;完成瑶琳镇神仙洞废物库清运处置,消除历史遗留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并获省、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提前完成钟山乡、莪山畲族乡6个石粉污泥堆场整治销号,并启动新一轮石材行业规范整治,入选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和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整改典型案例。

图72 2021年6月5日,桐庐县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污染防治攻坚】2021年,桐庐县围绕“蓝天、碧水、清废、净土”工作目标,一体推进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焚烧烟气综合治理,完成VOCs排放企业治理改造25家,淘汰改造生物质锅炉19台,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车1284辆,实施国三柴油货车全县域禁行,安装道路扬尘在线监测设施14套、工地“智慧防尘”系统79套,实现机关事业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全覆盖,采用高空瞭望、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户外焚烧巡查管控。完成城南街道、桐君街道及3个工业集聚区的零直排建设,开展“找寻查挖”“斩污清流”专项行动,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692个,完成小微水体修复736个,与诸暨市、金华市浦江县签订流域共治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上下游共治、跨区域联动。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发挥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转运中心效能,为366家小微企业收集处置危险废物1034吨,有序推进固废循环产业园、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分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完成4333.33公顷农用地的土壤污染源解析,完成19个地块的土壤污染调查评估,指导13家重点企业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

【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构筑】2021年,桐庐县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否决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31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8起,比上年增长48.5%,罚款612.7万元,查办非法收集、处置废矿物油环境违法案件4起,17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化解环境安全隐患23个,办理环境信访161件,比上年下降36.6%;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5+14”(即5个部门、14个镇街)联合执法队,开展联合检查4次,检查点位46个;加强集中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医疗废物、涉疫垃圾(废水)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生态文明宣传】2021年,桐庐县以“六五”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为契机,开展“红绿两相融 人境共和谐”“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暨“五水共治”联盟誓师大会、“百红百绿迎百年”生态文明成果展、“大手牵小手 共建生态城”环境基础设施公众开放日等系列活动20余场,线下线上参与人数1.5万余人次,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陈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