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障碍特殊青年的美好生活》简介
《心智障碍特殊青年的美好生活》这本书是由.李宝珍,梁英,杨津晶主编创作的,《心智障碍特殊青年的美好生活》共有108章节
1
出版序
本书的出版是因应有偌大的智力障碍青年群体将从义务教育阶段毕业,进入社会。如果他们能顺利就业当然很好,如果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一时无法就业,社会如何接纳他们?他们如何...
2
特殊青年美好生活求索
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张文京 对智障者的职业教育及成人生活的关注历来是培智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智障者生涯发展中,进入青年期,其社会化的复杂程度增加,职业教育常...
3
专业发展与人性的成长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许家成 向阳儿童发展中心是一本开卷的书,其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他们对实践的提炼。这次向大家展示的是特殊青年的美好的生活,这是自2005...
4
特殊青年美好生活编辑要旨
李宝珍 2011年12月20日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美好生活,无论他的身世背景、智力功能。 对于从事心智障碍特殊青年服务的机构而言,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似乎是天...
5
目录
目 录 出版序 特殊青年美好生活求索 专业发展与人性的成长 特殊青年美好生活编辑要旨 第一部分 理 论 篇 第一章 美好生活的理念与推动策略 一、人人都有四个生...
6
第一部分 理 论 篇
第一章 美好生活的理念与推动策略 第二章 美好生活的推动模式 第三章 美好生活的个别化支持(推动)计划...
7
第一章 美好生活的理念与推动策略
...
8
一、人人都有四个生活面向
...
9
(一)一页美好生活大纲包括四个生活面向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美好生活,也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负责。每个人追求的美好的事物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组成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穷工或富贾,无论你是上智...
10
(二)美好生活的定义
什么是美好生活? (1)让人觉得生活有意义、有重心。 (2)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3)能参与并体验多种社会活动。 (4)符合一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11
(三)美好生活的假设
我们重新假设: (1)每个身心障碍者会有生活所需的最低保障。 (2)生活是有重心的,生活中的活动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同。 (3)生活技能越高,越能培养个体独立性与...
12
二、美好生活的四个质量指标——应用生活质量的指标
任何障碍者服务的推动最终要能通过生活质量的检验,因此美好生活服膺国际上生活质量的概念,力求特殊青年的生活符合生活质量的下述要求: (1)独立性:能尽可能独立自主...
13
三、美好生活的四个角色
以上标准的达成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美好生活的推动要分成四个阶段,逐步完成。以下叙述这四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及其能达到何种生活质量的功能。...
14
(一)四种角色功能
第一种,好公民,属于一般人一样的生活模式,其生活质量如下: 独立性:可独立居住,自主生活,只要重点支持。 社会融合:居住于社区中,一切衣食住行娱乐皆和一般人一样...
15
(二)美好生活的评量
这些标准给了我们服务目标,告诉我们:学生无论是靠自己的能力或经支持,都能达到好公民或好帮手的标准;如果不能,我们的服务还有一个最起码的标准,就是至少要让学生达到...
16
(三)美好生活的推动目标
当我们想推动学生的四个生活面向达到四个生活质量的标准,以获得四种生活角色的功能时,美好生活的推动总目标就变得非常明显了,我们期望: (1)支持特殊青年在社区居住...
17
四、推动美好生活的四个策略
美好生活的推动要有有效的策略,引导服务方法与对待、要求学生的原则,使其能逐渐过好自己的生活。...
18
(一)第一策略:让学生积极认真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1.运用自然的因果关系 例如,让他们明白不煮就没有饭、没钱就没有米、没工作就没有钱……生活时间及内容由他们自己去安排。 2.让他们拥有一点私人的财物 生活资源由...
19
(二)第二策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生活重心
人若想要满意自己的生活,天天盼望着明天,应该先在生活中建立一个重心。 1.什么是生活的重心? 生活重心不一定是工作或能争取资源的努力。 生活重心是学生真正兴趣及...
20
(三)第三策略:教导成人学习的有效方法
功能性课程的观点一路引领身障学生适应有支持的环境,并不是说智力障碍的学生就要减少学习的时间,提早进入社会,相反地,他们应该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关键是我们怎...
21
(四)第四策略:支持与辅助系统的设计
依据环境生态的现场状况设计支持与辅助方法,包括使用辅助工具、改变工序、调整环境或提供自然支持等策略,形成具发展性的支持系统,以达到提示、组织、确认、替代的作用,...
22
第二章 美好生活的推动模式
任何专业的服务皆有其服务流程,每个服务的程序有基本规范与做法,形成可依循的模式。美好生活的推动在其理念的指导下,基本依据下述流程提供服务: 评量需求—拟订个别化...
23
一、评量需求——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现状与需求
美好生活首先要满足个案需求,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支持服务的目标。美好生活评量表可以作为评量个案目前生活状态与质量的基本、简便的评量工具。 美好生活主张特殊青...
24
(一)美好生活评量
首先,利用美好生活评量表的36个项目评量个案目前生活状态,绘制成侧面图。此侧面图可以大致体现个案目前四个生活面向中的质量现状,发现每个生活面向的缺憾与需要提升质...
25
(二)个案愿望的访谈
个案自己“想要”从事的事往往才是他主动参与相关活动的动力所在,通常可以成为他目前的生活重心,这必须通过对个案的访谈而获得。但是访谈也不一定用完全开放式的或让个案...
26
(三)联结个案的愿望与美好生活的需求
美好生活必须有四个生活面向(工作、生活、学习、休闲),首先看个案的愿望属于哪一个面向。大多数会是休闲类的,那么就将之与休闲类的美好生活要素联结,成为休闲时光的服...
27
二、拟订个别化支持(推动)计划
个别化支持(推动)计划是服务单位提供给特殊青年的美好生活服务的蓝本。一般来说,计划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8
(一)个别化的美好生活服务目标 (个人目标)
美好生活的目标要求有关联性,先将学生想要达成的目标(即个案目前的生活重心)列为主要目标(可能有一两个),再从这些重心延伸出相关目标。相关目标是教师从美好生活量表...
29
(二)为达服务目标需要的支持策略
为达目标网中的每一个目标,学生除了训练自己学会从事该项事务的能力,更多的还需要靠服务人员提供支持,支持的方法与策略必须于计划中注明。 美好生活的服务重视个案的主...
30
(三)提供支持后可以达成的目标成果(支持成果)
每个目标都是靠训练与支持实现的,但训练与支持的结果必须回到学生的愿望与生活质量的提升上:相关目标是否达成?相关目标达成的功能能否帮助个案达成目标?个案想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