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光的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人一生都在进行的活动,它不会因为学校生活的结束而终结,当我们遇到一些工作、生活、学习,甚至是休闲的问题时,都会想到用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学习也叫终身学习。我们的个案虽然学习能力有限,但终身学习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更何况,有些重要技能小时候没学会,到了成年时期,他们认知能力更成熟,应该给他们机会再次学习。不能因为他们没学会,就剥夺他们学习的权利,而是要让他们用更成熟、多样的学习方式,尽量学习那些对我们来说看似简单的内容。这才是我们学习时光开展的核心。
学习时光的开展有以下步骤:
(1)收集不足和需要学习之处:主要是收集生活、工作、休闲、学习时的可以提升个案生活品质的内容和个案需要解决的问题。
(2)组织课程表:找到多个个案学习需求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组织成一个学习小组。
(3)形成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和规划培训课程内容。
(4)进行培训:逐项开展培训课程。
(5)调整改进:当遇到一些学不会的内容时,再开设相应的学习活动。
我们的美好生活推动目标中提到,我们要推动个案达成生活品质的标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依据“好照顾”“好家人”“好帮手”“好公民”的角色,逐步发展。在具体执行每个时光的活动时,我们也要依据“四好”的角色,来逐步提升每个时光之下个案在该时光的品质。
在学习时光的经营中,我们也要以“四好”的角色为基准,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每个个案的具体角色需要,真正做到符合每个人学习的需求,又让个案独立地学有所得。以下就从具体的学习时光的经营步骤来说明不同角色的经营重点。
1.收集需要学习之处
学习内容的来源有ISP中的学习内容(如:ISP的推荐活动中的学习活动“暑假休闲技能培训班”);从个案的愿望出发的一些学习活动(如:我想学习使用手机——“手机使用学习班”,我想去四面山旅游——“旅游学习班”);收集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时光中个案的不足内容(如:生活时光中个案洗不干净菜盆——“厨具清洁学习班”;工作时光中需要提升工作的品质——“扫厕所工作技能培训班”;学习时光中要增加图文学习的能力——“我爱图文学习班”)。不论是“好帮手”或是“好家人”都以这些内容为个案学习的主要内容。
2.组织培训班课表
组织培训班课表是先把每个人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罗列出来,找出共同需要学习的内容,如:好几个个案要学同样的内容,如“学习按摩”,就可以编入相同的学习班;或是性质相同的或相近的内容,如“学电脑拼音输入”“学电脑看视频”,都会用到相同的工具,内容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可以编入相同的学习班。最后再看个案个别需要学习的内容。这些就会构成一个班级的学习计划。培训班计划如下:
3.形成培训计划
要执行学习活动的老师会依据每个学习主题进行分析,选择学习内容,进行活动设计。具体每个活动的设计流程如下:
(1)分析培训主题
针对一个学习主题,分析这个主题之下有什么内容。如:合理安排暑假生活。
(2)确定培训目标
“好帮手”“好家人”的角色不同,对学习目标的要求不同,在每个主题内容之下都会有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好帮手”能达成这个一般学习目标,不需要特别减低难度或是调整教材、教具;“好家人”能在此学习活动中学会与自己有关的几个特定内容即可,可以借由教材、教具的调整让其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好帮手:会按假期计划合理安排假期,做好自己的事,会帮家人做一些家务,自己有一两件想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假期休闲活动。
好家人:在有假期计划时,配合家人的提醒完成计划,做好自己必要的生活自理后,会帮家人做固定的一两件家事,有几样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来打发空闲时间。
(3)规划培训课程内容
每个学习主题都会有一定的学习时长,可能是单次,也可能是一个月的时间,老师就要自己规划在几次课的时间里先教什么,再教什么。
如“合理安排暑假生活”,一共有8次活动:
第一次活动:了解学员想过的假期生活。
第二次活动:调查家人期望他们过的假期生活。
第三次活动:确定假期生活内容。
第四次活动:安排一天生活并执行。
第五次活动: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第六次活动:假期我最想做的事。
第七次活动:练习假期计划。
第八次活动:总结及用品准备。
(4)设计每次的活动
最后,老师用成人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设计每次的活动(见活动卡)。
4.进行培训
老师执行教学。
5.调整与改进
针对学习中不会的内容再进行其他主题的学习,以学习如何学习为主。如:不会看讲义、记不住学习内容、不会看图操作等。
学习活动不仅要解决个案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渠道,为他们以后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学习时光的活动策略很少提及特定的教学法或是具体教学原理,并不是认为这些不重要,而是默认这些是特教老师已具备的教学基本功。这里要介绍的是一些不同于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的、适用于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