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推动目标
2025年09月26日
(三)美好生活的推动目标
当我们想推动学生的四个生活面向达到四个生活质量的标准,以获得四种生活角色的功能时,美好生活的推动总目标就变得非常明显了,我们期望:
(1)支持特殊青年在社区居住,以便将来需独立居住时能独立自主经营自己的家,或支持同住者。
(2)若无法独立居住需和家人或能力较好的室友同住或是与工作人员同住时是个好帮手、好伙伴。
(3)若需和家人或工作人员同住,是令人好放心的“好家人”。
(4)若需和家人或工作人员同住时“好照顾”。
美好生活的推动服务还有另外一个目标,那就是“让青少年服务衔接学校课程目标——成为自立自主、适应社会的好公民”!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特殊教育最终目的都大同小异:让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适应社会的“好公民”,不管你是用什么安置形态。但是好公民不可一蹴而就,就像好的生活质量不可一蹴而就一样,需要毕业后的服务单位继续接力,因此美好生活的渐进式推动模式反而可以让需较多支持的身心障碍学生有可能从“好家人”一路往“好帮手”“好公民”的角色发展,成为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体化设计。
以下更具体描述四种角色的工作与居住可能:
好照顾——顾及照顾者的压力、负担,对自己的态度。
好家人——有特别设计的工作,与家人同住或在社区家庭居住或教养机构居住,是让人放心的家人。
好帮手——在机构内工作或家庭工作(服务性工作)、与家人同住或在社区家庭居住,是个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好公民——能和一般人一样自主就业、独立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