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的鸟与空中的蛇[15]

抛锚的鸟与空中的蛇 [15]

“风筝是一种被学者忽视的儿童玩具,它其实可以引发非常严肃的思考。”

这句话出自18世纪中叶著名的德国数学家莱昂纳德·欧拉[16]之口,他年仅20岁时就应邀前往俄罗斯科学院工作。欧拉有两位同时代人——著名的美国学者兼国务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天才的俄罗斯学者M.B.罗蒙诺索夫,他们也同样高度评价了这种儿童玩具的价值,以及它能给科学带来的益处。

不错,富兰克林后来承认说,他用风筝做实验时总得找一群男孩儿围在身边,不然的话就会被人讥笑是在白白浪费时间。但我们都知道,正是这些实验首次证明了我们的大气中存在电荷。

凡是放过风筝的人(有谁没放过风筝呢?)都很清楚,在某些大气条件下,可以让风筝稳稳地停在空中而不用拉动绳索。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风筝是真的在飞行。有的时候,断线的风筝并不是“翻着跟头”一级级坠落下来,而是平稳地沿着倾斜的轨道降落:它在滑翔,就像一只平展着翅膀从屋顶飞落到地面的鸽子。

上述例子充分反映了滑翔(无发动机)和飞机飞行(有自动力)的本质。风筝是一种与地面相连的滑翔机,或者说是抛锚的飞机:它是靠着逆风产生的空气阻力来上升的。飞机则是一种自由的风筝;它能给自己制造“风”(螺旋桨发动机的牵引力),万一这股“风”停止的话,飞机就会变成下降的滑翔机:它像某些情况下的风筝一样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