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试验

飞行试验

顺利滑行几次之后,就可以让飞机上天了,但首先得从地面起跑开始。

第一次试验最好在封闭房间里进行,避免风的影响;房间的长度至少为12~15米,宽度至少为6~8米。要是没有这种条件,也可以在草地、院子或广场上选一块平坦的地方,在无风的天气下进行试验。

如果试验地点没有平滑的地面供飞机起跑,最好放块垫板,或者长木板也行。第一次建议不要把发条上满,等成功起飞一次后再上满。如果调整得当,小飞机便会在7~8米的起跑后腾空而起,在5~8秒的时间内飞过20~30米的距离,直到橡皮筋完全松开为止,在那之后便平稳降落。飞行距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橡皮筋的重量和质量、螺旋桨的质量、轴承中的螺旋桨轴的摩擦程度,以及各部分的制作和组装是否精确。要着重检查螺旋桨发动机的工作状况:轴必须与扭合的橡皮筋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橡皮筋松开时必须松到最后一圈为止;轴承必须经常上油。

然而,最初几次飞行未必总能成功。最经常发生的有以下几类问题(参见图5-21)。

图5-21 手工飞机前几次试飞时最经常出现的情况。

顺利升空的飞机突然扬起机头,随后便侧着身或盘旋着掉了下去;也可能有相反的情况:起飞后的飞机突然垂下机头,然后头朝地、尾朝天地掉了下去。这两种情况都说明机翼的调整存在问题——如果组装中不存在其他缺陷的话。前一种情况下,必须把机翼稍往后挪,从而令承风中心后移。后一种情况下则相反,要把机翼往前挪或稍稍增加其迎角,从而增加支承力。要是机翼的调整都很正常,问题就可能出在发动机上:前一种情况下是动力太足,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动力不够。

此外,飞机也并不总能在水平面上沿直线飞行。它在空中会有左右倾斜的倾向,这可以靠改变机翼的迎角来消除:前一种情况下,必须稍稍增加左翼的迎角或减小右翼的迎角;后一种情况下则反之(通过调整机翼下方的弹簧来改变迎角)。这一点也可以靠改变垂直稳定面的位置来实现:前一种情况下,把垂直稳定面的后端往右转,后一种情况下向左转。

调整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飞机滑翔降落来发现,只要把发动机不运作的飞机从头部的高度放飞,保持长轴完全水平,稍稍往前一推即可。如果飞机能平稳地滑翔,形成一道平缓的抛物线,准确降落后再滑行一段距离,这就说明调整得很对。要是飞机扬起机头或头朝下坠落的话,就得按前述的方法进行调整。

等飞机调整好了,就能直接用手拿着放飞了。为此只需首先让螺旋桨旋转,然后再放飞飞机;放飞时稍稍推一下有时也不无帮助,但抛出去是绝对不允许的。与起跑后的飞行相比,从手上起飞的飞行持续时间和距离都要更大,因为不需要做功去克服轮子与地面的摩擦了。

由于机翼有V形构造,飞机在空中的横向稳定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纵向稳定性靠尾翼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关于发动机还有一点要注意:与用过几次的橡皮筋相比,新的橡皮筋能旋转的圈数要更少。橡皮筋发动机必须保存在干燥的地方,最好再撒上滑石粉,并时不时涂抹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