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成见
当然,你在飞行时是用不着聊天的。在客机封闭的机舱里,人们想交流时还能“直接把话传到对方耳中”。而在开放式的飞机上,这个任务只有身处同一驾驶舱的飞行员之间才能完成了,比如说有两个并排的座位,座位上的两人才能相互交谈。在学员机上,这两个座位通常有一个排在另一个后面,所以简短的谈话只能靠专门的对话器来进行。
“你昨天说,”热情的教练员一碰面就打开了话匣子,“你估摸着飞行中会脑袋发晕。请问你是从哪儿听来这种说法的呢?咱们来谈谈这一点吧,顺便聊聊你对飞行还有什么想法……最好在飞行前就解释清楚……”
你觉得有点儿难为情。
“您也知道,当我们站在高高的屋顶上或悬崖上往下望,甚至只是注视着长长的楼梯通道时,每个人或者说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有点儿头晕……还有些人根本受不了这种感觉。这样看来,在高空的飞机上脑袋肯定会晕得更厉害嘛……”
“没错。几乎所有人都这样想……但实践完全推翻了这些想法。且不考虑各种飞行把戏或高级特技飞行,开飞机时其实根本不会觉得头晕。你仔细分析一下站在悬崖边的感受。你看着脚下深渊的全貌或远方的景象时不会头晕吧……不会的。只有当你沿着崖壁直直往下看,或者这个崖壁或建筑的墙壁处在你的视野中时,你才会觉得紧张不安……”
“这么说来,头晕的印象其实是由观察者与‘低处’之间的物体引发的?”
“说得好……但并不只是这些物体,还有纯粹的肌肉感觉在作怪。不管你是站在山上还是六楼的楼梯扶手旁,你的身体都能感受到与地面的联系……而飞行员呢,他失去了这个联系,就会把全景当作与自己完全无关的东西。所以全景不会对他的心理产生压力。有个非常典型的情况就是在固定式热气球上,气球与地面只靠一条缆绳维持联系,上面的观察者一般不会感到头晕。但要是顺着缆绳凝神注视,偶尔也会感到头晕。在飞机上就连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发生。”
“那么,固定式热气球上的观察者真会觉得特别颠簸吗?据说有时还会晕船?”
“我说的只是高度引发的感受,你问的已经是与天气相关的感受了。万一碰上不平稳的阵风,‘香肠’[1]确实会剧烈颠簸,远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这种感觉,就像在海上乘船的颠簸一样。总的来说,搭乘固定式热气球的吊篮是最不舒服的飞行方式。在这方面,我们的飞机可要强得多了,因为飞机具有自动力,足以应付多种风的情况。但你也知道,大气中储存着无穷的能量,还能把这些能量迅速集中在一处。有时会遭遇这样的天气,强大的飞机像只小蚊子在空中晃来晃去,时而俯冲个几十上百米落入深渊,时而垂直爬升冲上高空。这时飞机上的人当然会觉得头晕恶心,接下来便是俗话所说的‘肠子都吐出来了’。只不过这样的天气通常持续不了多久;为了防止乘员跌落,飞机的每个座位上都有安全带,封闭的机舱中也不例外。”
“封闭的机舱嘛,其他方面自然也更方便点。暖和,又不吹风……在开放的驾驶舱里,大概会有呼吸困难、惊心动魄的体验吧?”
“我就知道你会说这个……这也是个广为流传的成见。不错,新手飞行员上天时偶尔会抱怨吸气困难,特别是在刚开始飞行时。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是纯粹的心理问题——是由于他太过激动或过分担忧;这种感觉在飞行中很快就会过去。至于呼气嘛,飞行中迎面吹来的气流有时会产生些影响,但你也看到了,飞行员头上的风挡能很好地将气流挡开。你自己很快也会知道了,风挡后的人根本吹不到风,呼吸起来轻轻松松的。只有碰上强烈的侧面风或做某些高级的花样飞行动作时,才会被风给吹到。”
“话说回来,空中还是会有人们常说的‘心头发紧’的感觉吧?”
“这就是另一码事了。在乘电梯或过山车(你坐过吗?也就是俄罗斯人叫作‘美式过山车’,而美国人叫作‘俄式过山车’的那种东西)下滑时,人有时会感到脚下的土地正在远离,整个人就要悬在空中,这种情况确实会叫人心头一紧。而要是飞机意外落入空气坑中,或者飞行员猛地推动操纵杆,在空中来个‘急剧跃升’,飞机上的人同样会产生心头一紧的感觉。可惜呀!不管是什么风挡还是机舱,都没法叫人避免这种感觉呀……”
教练员一时默不作声,仿佛在思考能不能把这个“心头一紧”也给处理掉……你赶紧抓住了这个空当:
“感谢您的解释……咱们能不能先起飞呢?”
“当然!飞就飞呗……也就是说你不害怕喽?那之后还有机会再聊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