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家?还是骗子?[25]
李林塔尔失事的惨剧在两位美国人身上也引发了强烈的反应,他们便是生活在代顿市,在自家的单车作坊中默默工作的莱特兄弟。兄弟俩学习了朗格里、马克沁和沙尼特的著作等相关文献,便决定同样投身于“鸟的技艺”,但他们并不打算走马克沁和朗格里的路子。
“李林塔尔派之所以能深深吸引我们,”他们后来写道,“靠的是这些飞行使徒异乎寻常的热忱,他们将固定翼飞行的全部魅力都描写了出来。”
起初,莱特兄弟拜沙尼特教授为师,在他的指导下对滑翔事业有了个初步了解。自1900年起,他们在大西洋沿岸的基蒂霍克沙丘隐居下来,在那里开始了风险自负、恐惧自担的实验,随后又对滑翔机的结构进行了彻底改造。1901年夏,沙尼特教授拜访了他们,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试验,并与兄弟俩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诚心诚意地承认:从结果上看,莱特兄弟的成就已经超过了其他滑翔机研究者取得的全部成果。
图2-25 莱特兄弟的滑翔机,安装有三种操纵舵。
两人的试验又持续了两年。试验结果如何,谁也不清楚。有传闻说兄弟俩进行了大量的练习,甚至在飞机上安装了发动机。然而在1904年初,两位守口如瓶的美国人打点好行装,又回到了故乡代顿市。
同年春夏,莱特兄弟在距离市区16公里的一个偏僻地方重新开始了试验。到了8月,由于传闻说兄弟俩已经乘着发动机飞行了,两人进行试验的田野上开始聚来许多好奇的人,特别是记者和照相师。发明家兄弟俩却跟没事人似的,什么都不给别人看,面对媒体人士则衷心地表示歉意:“天气不合适……刮风……发动机不听使唤……”
美国的媒体安分了下来……当时还很少有人懂得“飞机”和“热气球”的意思,而报纸已经在大肆宣传法国的“勒博迪”号热气球(其实是飞艇)取得的成功了:在整个巴黎的注视下,这个气球在城市上空飞了整整一个小时还不止。而默默无闻的莱特兄弟呢,天晓得乘着什么玩意儿在搞着只能持续几分钟的可疑飞行,这里头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又过了一年,1905年秋的代顿市又开始出现流言——据目击者称,莱特兄弟在连着两三天的时间里每天都持续飞行半个小时。但人们没能验证这些流言是真是假:两名飞行家突然停止了试验,紧紧地关上了棚子的大门,甚至把机器都收进了箱子里。不错,代顿报的编辑部在这些天里成功取得了莱特机器的草图,但经过兄弟俩的争取,这张草图并未公开登报。这样一来,全美国的媒体对莱特兄弟几乎是只字不提。至于欧洲各国嘛,那里大概只有一个人相信代顿市附近发生的事情:此人便是由沙尼特处得到消息的法国大尉菲伯尔。
菲伯尔甚至打算组织一场运动,帮莱特兄弟吸引公众的关注,以确保之后能为法国争取到飞机的专利权。可谁都不相信菲伯尔的话,就连他的朋友也表示怀疑:“美国人的谣言”“虚张声势”——大家都这么说。在最温和的情况下,也有人写了几篇以“飞行家还是骗子?”为主题的文章讽刺莱特兄弟。
到了1905年末,巴黎人收到了莱特兄弟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两人在10月3~5日进行的时长25分钟、33分钟和38分钟的三次飞行,提议以一百万法郎的价格出售这台飞机,并保证在交货前实现距离50千米的飞行。但就算到了这种时候,依然没人信任这两位美国人,菲伯尔四处奔走,寻求资本家的支持,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巴黎的汽车杂志《L'Auto》有位编辑还专门派人去代顿澄清莱特兄弟的真相,特派员从美国带回了有利的消息,还有保存在代顿报编辑部的飞机草图为证;但就连这样也无济于事。
这其实也没错。当年的整个欧洲乃至当之无愧的“空中王国”首都巴黎,都没有哪怕一架能飞行一分钟的飞机,而这两个“飞行的美国人”[26]许下的闻所未闻的诺言,又凭什么值得人们的信任呢?
图2-26 莱特兄弟的飞机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