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纸都不用

连纸都不用

拿一根稍大的尖头缝衣针,在纸上画个靶子,试试把针投到靶子上。要想命中目标,就得走到离目标非常近的地方,否则实验根本无法成功。

“而我呢,”最早做这个实验的法国物理学家柯缪说,“会走到离墙三步远的地方,然后向靶子投针,一根接着一根,且绝不会失手。”

为了证明实验里没有什么把戏或欺诈,柯缪让观众每次报一种颜色,再用这种颜色的丝线系在针上,以便区分投出去的针。

图4-1 投掷带有丝尾的钢针。

实验总能圆满成功;而实验者的认真态度也没什么好怀疑的。

你也可以试试用彩色或白色的丝线来“转移注意”。你会发现,钢针到了你手里就像羽箭一样听话。没错,就是跟羽箭一样:这里的丝线正是奥秘所在,因为它起到了箭羽的作用,确保钢针在飞行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姿态,既不会转向也不会翻转。这其实就是“佩诺机尾”,它保障了最早的滑翔机和飞机模型在空中飞行时的稳定性(参见第二章)。

弹性的丝尾就像是箭矢的尾羽,它能在平均2米的距离内自动维持钢针的姿态,所以要让针命中目标也就很简单了。但没有丝线的实验总会以失败告终,不了解个中奥妙的人便会惊叹于你高超的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