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合力论”思想对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启示

三、“历史合力论”思想对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启示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中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深入挖掘这一思想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正当性,另一方面对于新时代运用好合力思维,更好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从历史上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不可能实现各自成立之初提出的民族解放目标。今天,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才能避免陷入不同集团无休止的利益争夺和政治斗争,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进而更好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当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巩固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觉而坚定的选择,是在经过长期实践比较后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择。民主党派之所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在于近代中国在帝国体系瓦解以后,要实现民主共和和国家建构,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政党作为建设主体,来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虽然诞生于当时的体制之外,却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高度的社会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功能,满足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因此,它的核心任务便是植根中国社会,领导社会革命,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现代国家,完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赋予中国的社会发展形态要求。[20]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必须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

(二)重视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21]他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也强调,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任何一种政党制度,都有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由一个国家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西方多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体现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并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则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所有制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使我国社会在一致性增强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性发展的趋势。[22]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和引导社会各方面成员实现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现实需要和强大动力。

(三)坚定人民立场

针对将唯物史观歪曲为“技术经济史观”或社会宿命论的挑战,恩格斯反复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及其合力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明确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意义。

历史合力论强调人的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具有内在一致性。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从利益代表性角度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新”作出了精准概括,强调这项制度“新”就新在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只能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23]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中国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必然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代表性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在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历经重重考验,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逐步发展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这样的政党构成,既能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可以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能够更好地代表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全面、真实、充分地反映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建议,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因此,无论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都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