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工作

四、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尚未出现互联网,更谈不上网络统战。1994年我国开始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自此以后,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2]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基本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步入实时、交互、快捷、高频的“微时代”,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不断加强。技术的进步引起的数字化参与,也给统战工作提出了现实问题网络化和网络问题现实化的双重挑战。统战工作场域从线下为主转为线上线下并重,已经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一个明显特征和发展趋势。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公共性等特点的信息传播载体。新媒体从业人员可分为出资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采编人员、经营人员五类。近年来,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又出现了“网络意见领袖”这一新的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在意识形态、媒体、信息、社会交往平台等方面有巨大的影响力。[13]这两部分群体均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具有年纪轻、学历高、流动性大、思维活跃、动员力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中,新媒体从业人员是经营网络“搭台”的,“网络意见领袖”则是发声“唱戏”的,他们往往能够左右互联网议题,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纸质媒体影响力的下降,国内的意见领袖和网络企业在社会舆论塑造中地位日益突出,并且由于互联网传播跨国界的影响力,大量海外华人也逐步进入到这一领域。传统的对于国内统战人士的统战方式和资源,在这些群体面前很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14]如何把网络意见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成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

统一战线要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加强调查研究,主动开展工作。对于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要与他们交朋友,及时了解其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事业发展上的困难,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同他们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针对他们喜欢发议论的特点,可以为他们提供制度化的参政议政渠道。比如,举荐优秀的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推荐担任各类监督员、特约人员等。[1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在内的网络人士大量涌现。……要在这个领域培养一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展现正能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