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

三、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时代人才引领发展的重大治理任务。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人才工作与实现民族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9]

留学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广大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1957年11月17日,正在苏联进行访问的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深情寄语留学人员说:“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方针指引下,我国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出国留学和归国热潮。留学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2000年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首次将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纳入统战工作范围,并要求统战部门“对居住海外、学业有成的出国留学人员,要加强联系,鼓励他们通过多种形式为祖国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留学人员规模持续扩大,归国留学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潮,归国留学人员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生力军。据统计,2013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从41.40万人增长到70.35万人,留学回国人数从35.35万人增长到58.03万人。[10]归国留学人员不仅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在专业技术、创新创业、国际视野、对外交流、群团和公益组织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更好地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高层次留学人员已逐渐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外联能力的领跑者和生力军。[11]《条例》提出要求,要坚持广泛团结、热情服务、积极引导、发挥作用的方针,做好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统一战线工作。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是党联系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是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和留学人员之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应当建立留学人员组织。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其他城市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可以成立留学人员组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留学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创业大潮的生力军、治国理政的智囊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做好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义格外重大。首先,要多维度、全方位对归国留学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归国留学人员大多是党外知识分子,年纪轻,思想观念活跃。统战部门要采取适合他们特点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归国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引导,通过开展国情、省情、市情考察调研,以及定期组织学习交流、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归国留学人员正确认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其次,要照顾利益,切实解决归国留学人员的实际困难。归国留学人员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回国后适应国情难。统战部门要充分考虑和兼顾归国留学人员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特别要积极宣传解读党对归国留学人员的各项方针政策,帮助他们释疑解惑,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知识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为祖国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最后,要加强使用,注重归国留学人员的作用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海归人才库,要求归国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积极做好政府的“智囊团”。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区别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12字留学人才政策方针,增加了“发挥作用”,并将其作为归国留学政策的重点。总书记强调,要把做好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归国留学人员大多还有着较强的参政议政愿望,其中的党外人士有相当大的比例愿意加入民主党派或留联会等组织。因此,统战部门要加强与归国留学人员的联系和沟通,搭建动态的建言献策交流平台,拓展归国留学人员参政议政渠道,让他们在政治层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