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杂问题

一、什么是复杂问题

复杂问题是指疑问句的应答域预设Tn中隐含着假定的一种问句形式。由于这种假定是提问主体的一种肯定的事实陈述,因此,无论应答者回答肯定或否定,都将肯定问句中所隐含的事实陈述。例如:

①你杀人后到醉仙楼去了吗?

②你的检举写好了吗?

第①问句的应答域预设Tn=你杀了人,你杀人后到了醉仙楼,提问主体对“你杀人后到醉仙楼”疑惑,对“你杀了人”肯定,而这一肯定的事实被当作疑问条件而在;第②问句应答域预Tn=你在写检举,提问主体对“是否写好”存疑,对“你存在写检举的事”肯定,而这是该疑问存在的条件。设当我们用P表示复杂疑问句中的事实陈述时,这种复杂疑问句就可表达为:

W(S=P+S)?

对于此例来说,可能的回答有4种:

①我杀了人,我然后到了醉仙楼;

②我杀了人,我没有到醉仙楼;

③我没有杀人,我到了醉仙楼;

④我没有杀人,我没有到醉仙楼。

然而,由于一般疑问句的回答是{T、F}的集合,应答者只能在是或否之间作选择。一个事实上没有杀人的应答者面对着这一问题会感到不知所措。在应答者没有意识到条件P的情况下,如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就承认自己杀了人。审讯中,讯问警察如果把这种应答当作真实的口供,不再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就会造成错案。正因为如此,在法庭审讯中不能用复杂疑问句。

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在侦查讯问中,复杂疑问句是存在着的。例如:

前天看球赛时你碰见王老师了吗?

这一问句就包含着:①条件:“你前天看了球赛”;②疑问:“碰见了王老师”。由于这一问句附加了条件,就比单独问“你碰见王老师了吗?”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表达得也更准确。事实上你可能碰见了王老师,但是否在“前天球赛时”却不一定。一个应答者面对着这样的提问者,可能会这样回答:“碰见了,在什么时候?”应答者提出这样的反问,是因为他对你所提问题限域不明确。你所提问题的应答域是一个类域,不具体,只有在附加了条件后,才把一个类域“碰到王老师”限制到一个“在前天球赛时”这样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中都非常具体的事件,问与答的交流才能顺利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