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

第十一节 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月经来潮前7~10日,部分妇女伴有生理上、精神上及行为的改变,如头痛、乳房胀痛、全身乏力、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腹痛水肿、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临床以20~30岁的妇女最为常见,约占89%,但亦可见于30岁以上的妇女。目前认为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神经、内分泌疾患,尚无确切的病因,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β-内啡肽释放异常,维生素B6缺乏以及精神因素有关。

本病属中医学的经行头痛、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等范畴。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与肾、肝、脾的关系尤为密切。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经络受阻是导致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治疗前应作妇科常规检查,雌激素测定、孕激素测定、催乳素测定、阴道细胞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