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医验方
1.班秀文
参苓和胃汤: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党参、桑寄生各15克,茯苓、竹茹各9克,黄芩6克,陈皮、枳壳、紫苏叶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妊娠恶阻。症见妊娠初期,燥热心烦,肢倦乏力,泛恶欲呕,每饮水或饭后即呕吐,难眠,便干尿频,尿色淡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
2.蔡小荪
清养止呕方: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组成】太子参9克、麦冬9克、川连2克、条芩4.5克、姜竹茹6克、陈皮4.5克、石斛9克、天花粉9克、乌梅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剧吐,甚至呕吐苦水或带咖啡色黏液,水浆不入,低热烦躁,神疲倦怠,溲少便艰,尿检酸酮阳性。
平逆清胃方:顺气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炒白术4.5克、姜半夏4.5克、淡子芩4.5克、陈皮4.5克、姜竹茹6克、白芍6克、苏梗6克、旋覆花(包煎)6克、白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浓煎,分多次频服。
【主治】孕妇心中愦闷,食入即吐,眩晕神疲,口干口苦,脉弦滑,苔白腻等。
和中保孕方:健脾和中,止恶安胎
【组成】云茯苓10克、姜半夏5克、竹茹6克、桑寄生10克、炒白术10克、淡子芩10克、苏梗10克、陈皮5克、苎麻根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妊娠初期泛恶纳呆,或食入即吐,阻碍饮食,甚则口吐黄水,严重者,间有血液,择食厌食及恶闻异味,或形寒、口淡,头晕目眩,倦怠嗜卧,小便稍频,或食欲反常,或伴有胸闷。苔薄或略腻,脉弦滑或较数。
敷脐法
【组成】丁香15克、半夏20克。
【用法】共研细末,以生姜30克煎浓汁,入药末,调入糊状,取适量敷脐。
3.程门雪
安胃止呕汤:养阴益气,安胃止呕
【组成】桑寄生12克,莲子肉去心、石斛、茯神、炒酸枣仁各9克,姜黄连、炙乌梅各1克,炒续断6克,炙远志、砂仁壳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妊娠呕吐频作,久而不已,纳食不香,夜寐不安,头晕,神疲乏力,形肉消瘦。
4.高仲山
沙参左金汤:和胃降逆
【组成】沙参20克,石斛15克,陈皮、酒炒黄连、吴茱萸各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怀孕月余,烦热呕吐,左寸脉滑。
增液和中汤:益气,养阴,和中
【组成】沙参20克,麦门冬、石斛、浮小麦各15克,人参、陈皮、甘草各6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6~7个月,胃气虚弱,呕吐不止者。
5.顾兆农
培土止呕方
【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法半夏9克、广皮10克、藿香9克、茯苓6克、苏梗9克、枇杷叶6克、竹茹6克、黄芩4.5克、甘草6克、砂仁4.5克(后下)。
【加减】生姜汁20滴,加入已煎好的药液中,每剂两煎相混,不拘时少量频服,12小时尽剂。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恶阻。
6.韩冰
枇杷叶茶
【组成】生枇杷叶(去净毛)15克、伏龙肝30克
【加减】水煎后代茶频呷。
【主治】肝热所致恶阻。
7.韩百灵
清热止呕汤: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竹茹、陈皮、枳实、茯苓、麦冬、芦根、黄芩。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火犯胃所引起的呕吐酸苦,胸中烦闷,嗳气呃逆,头晕目眩,精神抑郁,口干饮冷,唇舌干红,便秘溲赤,苔黄而燥,脉弦滑数。
8.何任
养血安胎止呕方:养血,安胎,止呕
【组成】大枣30克,党参、白术各13克,桑寄生、杜仲各9克,苏梗、黄芩、川续断各6克,砂仁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主治】妊娠恶阻。
9.何子淮
定呕汤:疏肝和胃,降逆安胎
【组成】煅石决明18克,当归身、桑叶、炒白芍各9克,焦冬术6~9克,淡黄芩、绿萼梅、陈皮、苏梗、带壳蔻各6克。
【加减】腰酸,加炒杜仲12克,续断10克;夹痰,加枇杷叶9克;呕吐甚,加煅白螺蛳壳18克,姜半夏6克;便秘,加瓜蒌仁9克。
【用法】浓煎100毫升,分次顿服。早孕期妇女饮食宜清淡,忌高脂厚腻及辛辣刺激之品,有助于减轻恶阻症状。服药前,先以酱油数滴蘸舌,可减轻呕吐。
【主治】妊娠恶阻。属虚阳上越或胃火冲逆之妊娠呕吐
【按】定呕汤系先祖临床验方,屡用屡效,待吐定,胃纳转佳,即宜清补以养之,顾及根本,以固胎元。
10.何少山
妊娠恶阻方: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当归身10克、杭白菊10克、煅石决明18克、绿萼梅5克、桑叶10克、黄芩5克、茯苓10克、砂仁3克、姜竹茹9克、陈皮5克、苏梗5克。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
【主治】阴虚肝旺所致妊娠恶阻。
11.哈荔田
疏肝和胃饮:降逆和中,扶脾益胃
【组成】姜半夏15克,茯苓、山药、杜仲、桑寄生、葛根各12克,大刀豆、白术各9克,竹茹、陈皮各6克,吴茱萸、黄连、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胃不和,脾肾两虚,胎元失养所致妊娠恶阻。症见孕期脘痞恶食,食入即吐,泛恶吞酸,头晕口苦,体困神疲,大便溏泄,白带量多,腰酸乏力,腹坠尿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弦。
三豆汤: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扁豆10~15克,大刀豆10~15克,绿豆10克。
【用法】煎汤,加大青盐一粒,姜汁二滴,少量频服。
【主治】妊娠恶阻。
12.孔伯华
青竹茹汤: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生牡蛎、茯苓皮、知母、黄柏各9克,旋覆花、代赭石、莲子心、大腹皮各6克,清半夏、厚朴、炒枳壳、丝瓜络各3克,桑寄生15克、青竹茹24克、藕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妊娠2个月,食入即逆,两肋满闷,舌苔白腻,脉滑实数大。
13.刘奉五
安胃饮:和胃止呕,降逆
【组成】广藿香9克、苏梗6克、川朴6克、砂仁6克、竹茹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生姜汁20滴。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呕吐清水或清涎。
14.刘惠民
健脾止呕汤:健脾豁痰,清解少阳,理气止呕,和血安胎
【组成】炒白术15克,陈皮、竹茹、砂仁、厚朴、麦门冬各9克,杜仲12克,黄芩、枳壳、川芎、当归各6克,柴胡、川贝母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主治】妊娠恶阻。
15.卢国治
肝郁恶阻方: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组成】醋柴胡8克、全当归13克、生白芍13克、土炒白术8克、云茯苓10克、制香附10克、淡吴茱萸2克、川黄连5克、广陈皮7克、生甘草4克、广木香5克。
【主治】恶阻肝气郁结证型。症见呃逆,嗳气,呕吐清水或酸水,胸肋痞闷或胀痛,头昏目眩,精神抑郁,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薄,脉弦数。
【加减】头昏耳鸣,小便黄、量少、肝郁热盛者,加牡丹皮、焦栀子;两肋痛甚者,去土炒白术,加炒青皮,宣木瓜;呃逆者,加代赭石;腹部胀满者,加大腹皮。
16.李聪甫
扶正和胃汤:益气养血,和胃安胎
【组成】炙黄芪、党参、当归、茯神、姜竹茹、菟丝子各7克(酒拌蒸),白术、酒白芍、半夏、陈皮、续断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月经2个月未行,头昏目眩,怔忡失眠,嘈杂腹胀,食入作呕,背恶寒,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口多唾沫,体质消瘦,神疲乏力,少气不足以吸,舌淡红,脉滑数无力。
17.施今墨
三花三壳汤:和胃清热
【组成】白扁豆30克、北沙参12克、酒黄芩12克、金石斛10克、香稻芽10克、炒枳壳5克、砂仁壳5克、川朴花5克、豆蔻壳5克、玫瑰花5克,旋覆花6克、炒半夏曲6克(2味同布包)。
【主治】郁热结滞,胃气不降之恶阻。
养阴清热汤:养阴清热,和胃止呕
【组成】白扁豆35克,旋覆花、半夏曲(2味同布包)、金石斛、酒黄芩各6克,砂仁壳、豆蔻壳、生甘草各3克,北沙参、姜竹茹各10克,炒吴茱萸1克、炒黄连3克、炒陈皮6克、紫苏叶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恶阻。症见妊娠4个月,食后即吐,甚则呕出血液,倦怠,舌红少津,六脉滑数。
18.宋世焱
调肝生津止呕汤:调肝和胃,生津止呕
【组成】苏梗10克、乌梅2枚、川连3克、竹茹6克、玄参18克、麦冬10克、炒黄芩5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上午、下午各服1剂,为避免饮入即吐,把每剂分5~6次服,每次先喝盐开水1口,后吃1口药汁,不管有否吐出,稍待仍用上法,直至服完。
【主治】肝热恶阻。
19.王渭川
竹茹麦门冬汤:疏肝,和胃,止呕
【组成】怀山药、茯苓、扁豆、冬瓜仁各9克,竹茹、白芍、麦门冬、藿香各6克,公丁香1克,砂仁、丝瓜络、甘草各3克。
【主治】妊娠肝肾不和之妊娠恶阻。症见呕吐不能饮食,卧床不起,头眩体弱,舌底有红点,苔薄白,脉弦滑小数。伏龙肝60克煎水,用以煎药。
清肝和胃方:清热调肝,和胃止呕
【组成】沙参10克、生白芍10克、枸杞12克、女贞子24克、菊花10克、刺蒺藜10克、瓜蒌皮10克、竹茹12克、墨旱莲24克、旋覆花10克、广藿香6克、生牛蒡24克、麦冬10克。
【主治】肝火上冲致妊娠恶阻。
20.吴光烈
【组成】生姜连皮切片60克、伏龙肝(煎汤取澄清液备用)60克、童子鸡1只。
【用法】将童子鸡宰杀去毛杂内脏,洗净,纳生姜于腹中,置瓷缸内,加入伏龙肝澄清液适量,食盐少许,盖密炖烂,取汤徐徐饮之,鸡肉可食,每日或隔日1剂。
21.王渭川
保胎方:健脾补肾,和胃止呕
党参15克、云苓9克、焦白术9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杜仲6克、续断9克、竹茹6克、藿香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胎动呕逆。
【加减】若腹胀,加厚朴6克;胃气上逆,加旋覆花9克;吐酸剧,用灶心土60克,泡开水搅匀,待澄清后用此水熬药。
22.夏桂成
抑肝和胃饮:抑肝和胃,降逆止吐
【组成】紫苏叶3克、川连5克、制半夏6克、广皮6克、竹茹6克、钩藤15克、黄芪9克、生姜3片。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吐出黄、苦水或酸水,甚则吐作黄绿胆汁和血液,胸满胁胀,头晕目眩,烦躁口苦,尿黄且少,大便干结,脉弱。
【加减】呕吐甚剧者,加入炙乌梅、芦根、藕节炭、炙枇杷叶;头昏晕甚者,加甘菊、石决明;吐出痰涎颇多者,加入茯苓、川朴花。
23.邢锡波
养血和胃止呕方:养血和胃,降逆止呕
【组成】枇杷叶30克,当归、生姜各15克,生地黄、白芍各12克,法半夏、旋覆花、枳壳各9克,川芎6克,沉香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主治】妊娠恶阻。
24.杨仲书
山茱萸乌梅汤:补肾安胎,滋阴养血,酸收止呕
【组成】山茱萸、乌梅肉、怀山药、麦门冬、天门冬、炒杜仲、炒阿胶各10克,菟丝子、炒砂仁各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孕后恶心,呕吐清水或酸苦水,不思饮食,腰腹胀痛,头晕,四肢乏力。
【加减】咳嗽,加五味子;咯血,加生地黄、藕汁;脾胃虚弱,加焦白术;有明显热象,加黄芩。
25.朱小南
宽中汤:宽胸健脾,降逆止血
【组成】鲜地黄、伏龙肝(包煎)各12克,黄芩、姜竹茹、藕节炭各9克,焦白术、陈皮、砂仁(后下)、紫苏梗各6克,左金丸(包煎)3克。
【用法】水煎服。恶阻呕吐剧烈者,每服药亦呕,影响疗效,须注意两点,当能见效。第一,服药前,可先饮生姜汁数滴,或先饮用生姜和薄荷汤,再行服药;胃热者,少许冷饮,然后服药;第二,服药不宜一次服完,当分数次,若能下咽不吐,稍等片刻,再行服药。
【主治】妊娠恶阻,脾虚胃热,呕吐伤络。症见平时胃气素弱,食欲不振,怀孕70余日,头晕目眩,恶闻食气,胸闷气逆,恶心呕吐30余日,甚侧呕出鲜血,性情急躁,苔薄黄,脉滑数。
26.章次公
乌龙汤:健胃止呕
【组成】伏龙肝30克(包煎)、乌梅肉6克。
【用法】煎汤代茶频饮。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经停2个月,倦怠不堪,时作呕恶,胞脉正常。
杏龙汤:疏气,降逆,镇吐
【组成】杏仁泥24克,姜半夏、茯苓、佩兰、旋覆花(包煎)、沉香曲各9克,陈皮、佛手各6克,砂仁壳5克、伏龙肝30克。
【用法】以伏龙肝煎汤代水煎药。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经停将及2个月,呕吐,水谷不下,10余日,脉平。
温胃汤:温胃止呕
【组成】姜半夏、薤白、沉香曲各9克,炮姜炭、砂仁(后下)、白蔻仁(掰、分3次服)各3克,荜茇、陈皮、佛手各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症见月经2个月不行,孕象,唾白沫清水,胸中闷窒。
27.赵松泉
孕吐和胃饮:健脾和胃,和中增液,止呕
【组成】太子参、茯苓、当归、白芍、生熟地、佛手、麦冬、制半夏、竹茹各10克,白术6克,砂仁3克,苏子3克,藿苏梗各5克,白扁豆10克。
【主治】妊娠恶阻,恶心呕吐,饮食不进,喜酸吐涎,倦怠乏力,头晕脘闷,甚则呕吐苦水。
28.祝湛予
祝氏保胎八味汤:清热,和胃,补肾,安胎
【组成】黄芩、白术、白扁豆、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各10克,苏叶、砂仁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恶阻,属胎气冲逆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