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医验方

四、名医验方

1.《当代妇科名方验方大全》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一

【组成】炙麻黄6克、炙甘草6克、熟地黄12克、白芥子12克、昆布12克、炮姜炭4克、鹿角片18克、路路通15克、王不留行15克、煅瓦楞15克、皂角刺30克、姜半夏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同时外用清凉膏(当归、紫草、麻油按比例混合研末调匀)。

【主治】早期急性乳腺炎。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二

【组成】煨鹿角10克、紫花地丁20克、黄芩8克、郁金8克、王不留行8克、甘草8克、忍冬藤9克、连翘9克、当归9克、赤芍9克、栀子9克、香附9克、漏芦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乳腺炎。

【加减】寒热交作,加荆芥6克,防风6克;局部红肿甚剧,加黄连3克;坚硬较剧,加柴胡6克,牛蒡子6克,皂角刺8克;乳汁过多过稠,加木通5克,橘叶10克。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三

【组成】蒲公英30克、赤芍30克、王不留行10克、青皮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一般服药2~3剂即可痊愈。

【主治】早期急性乳腺炎。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四

【组成】蒲公英30克、橘核30克、青皮10克、丝瓜络10克、柴胡10克、瓜蒌1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乳腺炎,症见皮肤红肿,摸之有硬块,按之痛甚,红肿有时波及面积较大,恶寒发热,头痛,胸闷。

【加减】硬块大或化脓,加皂角刺10克;便干,加制大黄6~10克;乳汁不通,加通草6~10克、王不留行10~15克;恶寒发热,加连翘10~15克、金银花10~15克。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五

【组成】①瓜蒌15克、青皮6克、陈皮6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牛蒡子10克、柴胡6克、丝瓜络10克、王不留行12克、路路通10克、紫花地丁15克。②瓜蒌15克、青皮6克、陈皮6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黄芪12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皂角刺10克。③瓜蒌15克、青皮6克、陈皮6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党参12克、玄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川芎10克、金银花15克。

【用法】三方均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病情严重者,昼夜2剂,分4次服用。

【主治】急性乳腺炎。①功效为疏肝清胃,通乳散结,适用于乳腺炎瘀乳期;②功效为清热解毒,通乳排脓,适用于乳腺炎成脓期;③功效为调气和血,清解热毒,适用于乳腺炎溃脓期。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六

【组成】红藤60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大青叶10克、茵陈10克、萹蓄10克、淡豆豉10克、知母10克、王不留行20克、柴胡10克、三七粉3克、瓜蒌30克、川贝母10克、夏枯草20克、薤白12克、水蛭6克、土鳖虫10克、炒蒲黄10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湿毒蕴结上焦型急性乳腺炎,症见乳房肿痛发红,乳汁闭塞。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七

【组成】制附子(先煎)3克、麻黄5克、川芎5克、王不留行5克、炙香附5克、细辛3~5克、桂枝15克、生姜15克、通草6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

【主治】急性乳腺炎,症见发热恶寒,体温升高,头及全身疼痛,乳房红肿灼热而硬,乳汁不通,痛彻腋下。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八

【组成】瓜蒌9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皂角刺9克、王不留行9克、蒲公英9克、莲房9克、炒牛蒡子6克、漏芦4.5克、炒黄芩4.5克、炒青皮4.5克、路路通12克。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化脓性急性乳腺炎。症见乳房木硬漫肿,红肿疼痛,发热恶寒,口渴欲饮。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九

【组成】连翘9克、忍冬藤9克、土贝母9克、蒲公英9克、夏枯草9克、桔梗6克、青皮3克、白芷3克、甘草3克、木通4.5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乳腺炎。症见产后恶露未净,乳房红肿胀痛,内有硬块,恶寒发热,体温升高。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十

【组成】蒲公英30克、千里光30克、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重楼9克、赤芍9克、荆芥6克、黄芩12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乳腺炎。症见产后乳房红肿疼痛,按之应指,脓已成熟,壮热不解,体温较高。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十一

【组成】蒲公英15~30克,瓜蒌12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青皮6克、橘叶6克、柴胡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急性乳腺炎。

【加减】寒热头痛,加荆芥6克,防风6克;胸痞呕恶,加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排乳不畅或乳汁不通,加漏芦10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0克;脓已成,加皂角刺10克。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十二

【组成】王不留行30克、漏芦9克、通草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橘叶15克、蒲公英30克、鹿角粉(磨汁,黄酒冲服)9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两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同时配用外治,用蒲公英、芙蓉叶等外敷患处。

【主治】急性乳腺炎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十三

【组成】露蜂房(研末冲服)3~6克,皂角刺(烧灰存性,研冲)3~6克,川楝子15克,浙贝母9~15克,泽兰9~15克,山慈菇9克,制香附15克,蒲公英15~3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如乳腺炎溃脓,腐烂,则配用外治之方。

【主治】急性乳腺炎。

【加减】伴头痛,发热恶寒,加荆芥9克、防风9克、薄荷6克;气滞偏甚,加青皮6克、延胡索15克、橘叶6克;血瘀偏重,加当归尾9克,赤芍9克;肿块坚硬,加炒葶苈子9克;肿块皮色不变,去蒲公英,加鹿角粉6克,制附子(先煎)6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湿热偏甚,加黄柏9克,大黄5克;胃热炽盛,加石膏(先煎)15克,黄芩9克;红肿甚,加金银花15克,连翘9克,大青叶9克,栀子炭9克;大便秘结,加大黄6~9克;痰火内结,加夏枯草15克;乳汁壅滞不通,加王不留行9克,路路通9克;断乳后乳汁多,加麦芽15克,山楂9克;脓将成者,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产后急性乳腺炎方十四

【组成】①蒲公英30克、赤芍30克、瓜蒌30克、金银花15克、柴胡9克、青皮9克、陈皮9克、漏芦9克、郁金9克、夏枯草9克、丝瓜络6克、甘草6克。②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瓜蒌30克、赤芍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5克、苦参9克、陈皮9克、青皮9克、栀子9克、漏芦9克、甘草6克。③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5克、天花粉15克、败酱草15克、瓜蒌15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白芷9克、赤芍9克、陈皮9克、甘草6克。④蒲公英30克、赤芍30克、黄芪15克、天花粉15克、当归12克、连翘12克、柴胡9克、黄芩9克、白芷9克、甘草6克。⑤党参30克、黄芪3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茯苓9克、白术9克、白芍9克、川芎6克、陈皮6克、甘草6克。

【用法】各方均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主治】哺乳期急性乳腺炎。①适用于瘀乳期;②适用于化热期;③适用于成脓期;④适用于溃脓期;⑤适用于恢复期。

【加减】均辅以外治法,瘀乳期用金黄膏;化热期用大青膏(大青叶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白矾30克、樟丹30克、黄连30克、铜绿30克、胆矾30克、芙蓉叶30克、五倍子30克,研细末,加50%~70%凡士林)外敷,也可用仙人掌90克,白矾10克,共捣烂外敷;脓成期行切开引流,溃后期多用大黄油纱条换药。

2.哈荔田

散结汤:急性乳腺炎初期

【组成】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生大黄各9克。

3.湖南中医杂志

消结汤:急性乳腺炎初期

【组成】生赤芍90克、生甘草60克,上药,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即刻服下,间隔3小时用同样的方法煎取第二道服下,一般2~4日治愈。

4.何子淮

经验方一:行气通络,消炎活血

【组成】全瓜蒌12克,全当归15克,银花30克,小青皮5克,漏芦、浙贝母各9克,荆芥6克,路路通10枚。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乳腺炎初起无寒热,仅乳房胀痛,乳行不畅。

经验方二:扶正活血,化瘀消结

【组成】全当归、蒲公英各30克,鹿角霜15克,全瓜蒌、炙鳖甲各12克,赤芍、王不留行、制乳香各9克,通草、荆芥各5克,路路通10枚,桃仁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产后恶露未净,突然乳肿、畏寒、高热疼痛。

【加减】若不能消散,而化脓溃破,加川黄连、苍术以清热燥湿。

5.姜兆俊

急性乳腺炎瘀乳期:疏肝解郁,通乳和营

【组成】柴胡9克、青皮9克、郁金9克、漏芦9克、丝瓜络6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9克、瓜蒌30克、赤芍9克、生甘草6克。

【加减】如有肿块者,加穿山甲珠6克、浙贝9克;发热者,柴胡改为15克,加生石膏30克;积乳者,加穿山甲珠、王不留行各9克;乳头肿胀痛者,加龙胆9克。

急性乳腺炎化热期:清热解毒,通乳消肿

【组成】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大青叶15克、连翘12克、黄芩15克、生栀子9克、苦参9克、漏芦9克、瓜蒌30克、柴胡9克、青皮9克、赤芍9克、甘草6克。

【加减】高热者,柴胡改为15克,加紫雪丹冲服,外治以大青膏。

脓成初期:清热解毒,托脓消散

【组成】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黄芩12克、败酱草15克、天花粉15克、白芷9克、桔梗10克、生小蓟10克、柴胡10克、瓜蒌15克、赤芍9克、生甘草6克。

成脓熟期: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组成】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5克、败酱草15克、黄芩15克、柴胡9克、陈皮9克、瓜蒌15克、天花粉15克、穿山甲珠6克、皂角刺9克、赤芍9克、生甘草6克。

溃脓期:益气和营,清热托毒

【组成】生黄芪15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天花粉15克、白芷9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生甘草6克。

6.罗文杰

仙方活命饮化裁:清热解毒,通络消结

【组成】全瓜蒌30克,银花20克,赤芍12克,防风、白芷、炮山甲、浙贝母、乳香、没药、柴胡、王不留行各9克,当归10克、青皮、陈皮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主治】急性乳腺炎初期,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胃热壅滞,导致乳汁郁滞不畅,造成乳房一侧或双侧,胀痛,继之形成肿块,局部皮肤发红,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等。

经验方一:气血双补,祛腐生肌

【组成】黄芪、党参、炒白芍各15克,炒白术、生地黄、当归、墨旱莲各12克,茯苓、淫羊藿各10克,甘草3克,大枣3枚。

【用法】每日1剂,煎至4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主治】乳腺炎后期,乳房肿胀已消退,脓液排出量减少,鲜红色的肉芽组织逐渐生长。

经验方二:解毒化瘀,提腐排脓

【组成】仙方活命饮去防风、白芷、天花粉,加银花20克,薏苡仁、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当归12克,赤芍、浙贝母、没药、乳香、炮山甲各9克,皂刺5个,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主治】急性乳腺炎发展到中期(即成脓期)

7.廖彩森

蒲公英合剂:清热解毒,化瘀通络

【组成】蒲公英15克,银花、连翘、橘核、薏苡仁各12克,丝瓜络、赤芍、全瓜蒌、当归各10克,青皮9克,乳香、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产后乳腺炎。

【加减】发热者,加黄芩6克;肿块明显者,加夏枯草10克、浙贝母6克;乳汁积块大者,加陈皮18克;化脓者,加冬瓜仁、败酱草各12克;恶露未净者,加益母草10克;痛甚者,加没药5克。

8.王渭川

经验方一:滋肾养肝,生津通络

【组成】夜交藤60克,王不留行24克,蚕蛹20枚,夏枯草15克,沙参、生地黄各12克,炒川楝子、生白芍、阿胶珠、川贝母、土鳖虫、茜草、生蒲黄各10克,水蛭6克。

【用法】水煎,每周服6剂,连服2周。

【主治】产后乳腺炎初期,继发乳汁不通,乳汁从极少而至无(属肝肾阴虚津伤阻络)

经验方二:滋肾养肝,通络下乳

【组成】王不留行24克,蚕蛹20枚,阿胶珠、土鳖虫、茜草、胎盘粉各10克,三七粉2克(冲服)。

【用法】水煎,常服。

【主治】乳汁不足,乳腺炎。

经验方三:燥湿排毒,通瘀活络

【组成】红藤60克,蒲公英、败酱草、全瓜蒌各30克,王不留行、柴胡、夏枯草各20克,薤白12克,大青叶、茵陈、萹蓄、清豆豉、知母、川贝母、土鳖虫、炒蒲黄各10克,三七粉3克、水蛭6克。

【用法】水煎,服4剂后更方,并用金黄散合蜂蜜外敷。

【主治】湿热蕴结上焦,乳络瘀阻而导致的急性乳腺炎。

9.杨淮叶

通乳汤:清热解毒,理气疏肝,散结止痛

【组成】生赤芍50克、生甘草30克、蒲公英30克,丹皮、当归、川楝子、全瓜蒌、路路通、王不留行各10克,川芎6克、牛蒡子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

10.中医杂志

排毒汤

【组成】蒲公英、全瓜蒌、金银花、当归、香附、赤芍、穿山甲、青陈皮、桔梗、附子、生甘草。

【主治】急性乳腺炎破溃期。

11.赵炳南

消痈汤:清热解毒,消痛散结

【组成】银花15~30克,连翘9~15克,蒲公英15~30克,赤芍9~15克,天花粉9~15克,白芷6~9克,川贝母9~15克,陈皮9~15克,重楼9~15克,龙葵9~15克,鲜生地黄15~30克。

11.张富山

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清热通里,消肿透脓

【组成】防风、荆芥、当归、白芍、赤芍、栀子各10克,连翘15克,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薄荷、川芎、白术、桔梗各9克,滑石、生石膏(先煎)各60克,麻黄5克,银花、蒲公英各30克,甘草6克,黄芩12克。

【主治】适急性乳腺炎。

【加减】初期若无恶寒发热者,去麻黄;乳汁不畅者,加王不留行,漏芦、穿山甲、皂角刺;大便稀、体质弱者,去大黄,芒硝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