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子宫肌瘤
2025年08月10日
第四章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30%。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三类。子宫肌瘤发生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发生在肌瘤部位的组织选择性地保留较高浓度的雌激素,或肌瘤局部代谢能力不足,以致雌二醇浓度过高。此外,亦有学者认为,长期性生活失调而引起的盆腔慢性充血,也可能是诱发子宫肌瘤的原因。另外,机体免疫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又往往是导致子宫肌瘤进一步生长的重要原因。
本病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称石瘕,也属中医的癥瘕、崩漏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由经期或产后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郁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所致。常以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因素结聚而成,且正气虚弱为形成本病的主要病机,一旦形成,邪气愈甚,正气愈伤,故后期形成正虚邪实,虚实错杂之痼疾。其病位在胞宫,与肝、脾有关,其病性有虚实两端,或虚实夹杂,实为寒、热、湿、气、瘀,虚为气虚、阴虚。
治疗前做妇科B超、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碘造影及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