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

第十二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期前后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绝经过渡期多逐渐发生,历时约4年,偶可突然发生,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约2/3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渐趋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失调、代谢紊乱等是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使卵巢功能永久丧失所致绝经亦可发生此病。此外,本病是否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个人体质、健康状况、社会家庭环境变化以及精神、神经因素等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肾气渐衰,天癸已竭,冲任失调,其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其病性以肾虚为本,虚多实少,即便有实证,亦多为虚中夹实,纯实证者不多见。

治疗前做妇科阴道细胞学涂片,激素测定等检查,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