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医验方
1.曹继新
中药内服外熏方:健脾助运,清热利湿
【组成】土茯苓30克,佛手、山楂曲、黄柏、芡实、苦参、蛇床子、地肤子、车前子、白鲜皮、泽泻各15克,广木香10克。
【用法】每剂先煎2次,取汁200毫升,早晚分服,剩下的药渣再加水煎取2500毫升,先熏外阴,待水温适宜后坐浴15~20分钟,1次/日。
【主治】阴道炎(脾失健运,湿热下注型)。
2.董建华
止带汤:清热利湿,杀虫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椿皮10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使君子12克、乌梅6克、胡黄连6克、刺猬皮6克、椒目9克。
【主治】细菌性阴道炎。
3.《妇科病验方集锦》
非特异性阴道炎内服方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各30克,党参、白术、桑螵蛸各15克,补骨脂、淫羊藿、苦参、黄柏各10克,制附子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主治】阴道炎。带下黄稠者,加黄芩、白头翁;带下不禁者,加芡实、金樱子;腰痛者,加杜仲、菟丝子;阴痒者,加蛇床子、白鲜皮;体虚者,加人参、鹿茸。
非特异性阴道炎内服方: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组成】石膏15克,柴胡、黄芩、荆芥、前胡、升麻、桑白皮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次/日。
【主治】湿热下注型阴道炎。
非特异性阴道炎内服方:清热解郁,散火止痒
【组成】白芍12克,炒栀子、天花粉、柴胡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口服2次。
【主治】阴虚火燥型阴道炎。
4.哈孝贤
经验方:清热凉血,止血止痒
【组成】桑寄生18克,杭白菊、大生地、椿根白皮、侧柏叶各15克,粉丹皮、阿胶珠各12克,香附、川柏、鸡冠花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阴道炎。带下赤白相间,似血非血,淋漓不断。
5.哈荔田
经验方:散寒燥湿,消炎止痒
【组成】蛇床子9克、黄柏6克、淡吴茱萸3克。
【用法】上药布包,煎沸,趁热先熏后洗,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
【主治】阴道炎属寒湿或湿热下注。症见带下阴痒,或阴部肿痛,或尿道感染,尿频、尿痛等。
【加减】带下量多、清稀、淋漓不止者,加石榴皮、桑螵蛸、诃子、小茴香;带下色黄,黏稠气秽者,加苍术、蒲公英、葎草、草河车;阴部瘙痒剧烈者,加枯矾、苦参、小茴香;阴部肿痛者,加香白芷、净苏木、刺猬皮、蒲公英、连翘、小茴香;阴部糜烂、溃疡、有脓性分泌物者,加白鲜皮、虎杖、金银花、蒲公英、桑螵蛸。
【按】本方适外阴炎、外阴湿疹、女阴溃疡、单纯外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
6.刘奉五
清肝利湿汤
【组成】瞿麦、萹蓄各12克,木通3克,车前子、黄芩、牛膝、丹皮、川楝子各9克,柴胡5克,荆芥4.5克。
7.梅国强
白头翁洗方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15克、黄柏15克、苦参30克、明矾(溶化)15克、大黄30克。
【用法】每剂加水半脸盆,煎半小时,及药液半脸盆略少,待温(以不烫皮肤为度)后,坐浴半小时,2次/日,一周为一疗程。
【加减】湿热痒甚者,加蛇床子30克。
8.王成荣
湿痒洗剂:外用抗菌杀虫,消炎
【组成】苦参30克、木槿皮30克、龙胆30克、生大黄30克、生艾叶15克、蛇床子30克、生石菖蒲30克。
【主治】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9.徐志华
苓药芡苡汤:补气健脾,渗湿化浊,收涩固脱止带
【组成】土茯苓15克、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莲须15克、乌豆衣15克、椿皮15克。
【主治】细菌性阴道炎。
【加减】白带量多,可加党参、白术、鸡冠花、银杏;带下色黄者,可加苍术、黄柏、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