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宫颈炎
2025年08月10日
第五节 宫颈炎
宫颈炎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宫颈阴道部炎症、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临床多见的宫颈炎是宫颈管黏膜炎,由于宫颈管黏膜上皮的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并且宫颈管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久而导致慢性宫颈炎。在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为多见,依据病理改变不同,可分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其中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依据糜烂深浅程度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糜烂。由于宫颈的特定环境,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常易反复发作,有少数可发生恶变。
中医无宫颈炎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带下病范畴。在中医古籍中亦可散见于阴痒、不孕等病证中。宫颈炎所致的带下量多,多由湿邪蕴腐,影响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成。常以感受外湿为主,如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毒邪气乘虚内侵胞宫,湿蕴生热,湿热郁蒸,以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湿热蕴结,瘀阻胞脉,故见小腹坠胀,腰骶酸痛。总之,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以感受外湿为主,湿蕴生热,湿热郁腐是本病的核心机制。
治疗前作妇科检查,常规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做阴道镜或活检以明确诊断。性传播高危妇女,做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