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统武术概念的变化
1932年,在《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之中,对武术有以下几点说明:武术是我国民族特有的身体活动之法,在为人们提供良好健身途径的同时,也能成为自卫的重要手段。就当时的情况来讲,由于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观念的冲击以及在实战方面武术运动的逐渐没落,人们不得不从健身与审美情趣等方面对武术运动的价值进行全面研究。在研究武术运动健身与审美情趣方面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忽略武术运动自身的一些技击特点与功能,武术运动自此也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0年前后,“武术即技击”的观点出现了,这一类与武术有关的讨论在当时很有代表性。这也是武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样貌。不过,这种“武术即技击”的说法在后来逐渐被历史的车轮碾轧。终于,由于对武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唯技击论”逐渐被很多专家学者所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