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
人口聚集的变迁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的基础。人口的两种聚集模式,包括长期居留型聚集与中短期流动性聚集,这两种人口聚集模式的结合,都将为城镇化发展带来大量的就业人口和消费人口,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城镇发展格局。
(一)特色产业带动的城镇化发展
特色小镇是双特产业,即特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应具有特色的风情、风格与风貌。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单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小镇开发运营商)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角;而与特色小镇息息相关的当地居民,则承担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责任。这是特色小镇的特有“机制”。[1]
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带来就业人口的增加,形成常住居民;常住居民的各种需求,促进地产、金融、公共服务等配套产业及设施的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化架构的形成。
(二)泛旅游产业带动的城镇化发展
以“旅游吸引”为基础,通过将人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实现经济学上的消费搬运。旅游是一个通道,把人有效地运输到目的地,实现人口及消费的聚集。对于特色小镇而言,由于旅游对人群的大规模搬运,最终落实到对吃饭、文化、娱乐、居住、交通、金融、体育、运动、养老、农副产品等的消费上,由此形成消费产业的聚集,构成城镇发展的产业结构,带来大量的就业人口与服务人口,这些人口与当地居民结合,最终形成了增量经济。因此,旅游的思维、旅游的方式、旅游的模式、旅游的手法以及如何运用旅游去带动发展,成为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旅游思维方式的重点首先在于认清旅游行业的五大特质,即旅游是消费的搬运、依靠吸引核形成吸引力、直接面向市场终端、是一种预卖产品、具备战略统筹作用。旅游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创意打造吸引核,强化其互动性和体验性,并依托吸引核聚集人气和消费,以实现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综合发展。
其次是改革和资本,形成创新突破,这是旅游投资思维当前在旅游投资风口中如何运用最重要的方面。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应从微观主体培育、投融资渠道、政企合作等多个方面,把握投资热点,做好投融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