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传统武术的传承策略

四、全民健身背景下传统武术的传承策略

(一)寻求新的传承机制

在当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寻求新的传承机制。我们可以在沿袭师承制的前提下拓宽沿袭途径,不能固守自己的一方水土,在自己传承的同时也要学会发扬,在现有资料记载的情况下去寻找这些“方外之士”,劝服他们将自己的技艺广泛传授给其他非亲属的弟子,使他们了解到武术传承的重要性。

要在原有传统上创新。在遵循国家规定拳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其他门派、其他国家优秀的武术动作、武术精神、武术思想的吸收和编排,形成传统与实用共有、经典与现代共存、古朴与发展共生的新的自选拳。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古典与创新结合,古为今用,将传统和古典发扬光大的同时也探索武术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思想。

(二)传统武术要逐步走进赛场

传统武术也要走上赛场,不断创新,增加比赛项目,使运动员在相互的切磋中取得共同进步。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康龙武林大会”这两年在各个地方热播,其比赛项目就是民间的传统武术项目,诸如各个派系的太极拳、梅花桩、螳螂拳、八极拳等,平时在正规比赛场上难得一见的项目都有所涉猎,更有内功比赛等,加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也给传统武术的练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际间传统武术的切磋,也增加了国际间武术爱好者的交流机会,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

为此,各相关部门、传统武术研究会和学会,要制定鉴定各大门派正宗民间组织的标准;要研究制定传统武术的竞赛规则,使传统武术进入国家正规比赛,登上大雅之堂;要研究制定武术擂台赛的方式、方法、护具和规则,使真正的中华武术出现在比武擂台,让人们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华武术。

(三)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网络、电视、平面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小觑,在这些媒体的介入下,人们知道了要保护珍稀动物、要保护绿色植物、要保护历史遗迹……但是,电视上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却很少提及,要知道,武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保护。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宣传的到位,并促进各门派传统武术影像资料的录制、制作,对传统武术进行整体性保护。

(四)传统武术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把传统武术资源开发与体育旅游结合起来,既能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使民间传统武术得到传播和推广,扩大其影响,使民族传统武术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五)在传统武术发源地的体育教育中加入民间武术元素

传统武术的传承可以依靠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加入某一传统武术项目来完善,学校可以聘请相关的民间武术传人当教师来提供教育,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武术与文化的结合度,而且能使这些民间武术传人通过教授而有收入来源,解决其生计,使其能更加专心于武术的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这些传人的见识,使他们能为民间武术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