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功法运动

二、功法运动

传统功法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形式与功用又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四类。

(一)外壮功

外壮功又被称为“外功”,一般指的是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让身体拥有比常人更加突出的能力,以达到强身健体、强筋壮骨的功夫运动。

(二)内壮功

内壮功又可以称为“内功”或者“富力强身功”,一般指的是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脏腑、经络、血脉等的修炼,以达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壮外强的功效。

(三)柔功

进行柔功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肢体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伸展的性能,然后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一系列的练习。比如武术基本功当中的各种压腿、劈叉腿、撕腿、搬腿、压肩等,这都属于柔功的种类。

(四)轻功

通常情况下,我们也将轻功称为“弹跳功”,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增加弹跳力的目的。我们所说的轻功被一些民间的传说过度粉饰,不仅能够身轻如燕,而且还能飞檐走壁。这样的说法肯定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可信度不大。

中国传统的功法运动是根据前人总结出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并且很多功法运动一直延续至今。一些高校武术专项技能的训练方法中,“排打功”“沙包功”“木桩”等依然是比较主流的训练方式。

功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功法都被一些新的方法和器械代替了,比如“石锁功”。还有一些功法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佐证,比如“金钟罩”“铁布衫”等。还有些并不属实的功法,具有很大的迷信色彩,应该予以摒弃,比如“刀枪不入”“隔山打牛”“飞檐走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