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武术文化与动漫的融合
武术的传播需要一个能跨越区域、民族的传播载体,而动漫就是除了影视以外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载体。动漫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也是一个跨区域、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元素的武术文化并达到普遍认同的重要途径。动漫是直观的视觉文化,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夸张的表现力。动漫的制作涉及动漫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布置、情节的设定、文化元素的融入、音响声效的配合等等。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题材、创意和技术的结合,把文化更好地演绎呈现。
一个好的动漫题材,是可以跨越国界、跨越人群的。比如动漫与功夫结合的《功夫熊猫》就是个成功的例子,影片具有浓重的中国元素,其中“功夫”“熊猫”是中国的经典元素,影片展现的庙会、竹子、鞭炮、面条等也非常中国化。影片里边的功夫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该片的故事非常励志,传达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对中国文化、武术文化是肯定的,“有助于孩子了解中国文化,是很好的文化启蒙课程”。针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量身定做的动漫对其在成长过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影响也更加深刻。动漫形式以其生动有趣,艺术表现力强,视觉效果夸张等特点使青少年对动漫人物以及情节内容产生极大的认同。而动漫与武术文化的结合,就是利用科技将武术包装成动漫形态,更好地为武术产业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武术动漫未来潜在的消费群体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武术题材设计出不同的动漫风格,以达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人群的需求。动漫成为闲暇之余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在娱乐中还可以了解武术文化。安徽武术文化可考虑与动漫融合实现其发展。
总之,武术文化不仅需要人来活态传承,还需要融入不同领域达到本身文化价值的产业化,这是武术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当今的社会中,安徽省武术特色产业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当下科技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当下最前沿的领域相结合,如武术文化与影视,武术文化与电视节目,武术文化与网络,武术文化与动漫的融合,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创意产业、武术产业的衍生品、潜在的文化产业,塑造属于安徽自己的品牌。要着重强调结合新兴领域来诠释安徽武术的本土性和价值性,探索出安徽武术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的融合点,使安徽传统武术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输出和传达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使安徽武术文化产业成为安徽文化的强大助推力。
【注释】
[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3]张继东.武术当代功能研究与实用技法实践[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4]张继东.武术当代功能研究与实用技法实践[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5]沈承勋,秦纪强.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8)
[6]陈圣贤.武术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战略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