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
当前,特色小镇发展首重“健康”,要有质量地发展才是关键。特色小镇不是不发展,也不是大发展,而是更加强调健康发展。对于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仍要强调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调宏观管理和监测评估等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并解决特色小镇面临的问题。2017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模式就是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发展必须克服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跟风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特别是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化的苗头。特色小镇只有走得稳,发展有质量有水平,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二)要更加深刻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来认识特色小镇的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特色小镇的产业小而强、机制小而活,能够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意义重大。以往由于特色小镇的目标认识还不到位,导致对特色小镇的定位忽高忽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一角度来认识特色小镇的意义。特色小镇不是简单地促进投资与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要借着特色小镇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投资制度、政府管理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等。[2]
(三)要把特色小镇放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谋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特色小镇放在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部分来讲,有重要的路径引领意义。特色小镇不能就小镇说小镇,不能关起门来搞,不能四处开花,而是应该结合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来做实做活。为此,特色小镇一定要结合三大区域战略、四大板块发展,尤其是要结合城市群主体发展来进行谋篇布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规划发展,没有条件的地方不能强行上马特色小镇项目。特色小镇规划布局不能强求实现区域平衡增长。
(四)特色小镇发展要加强过程管理与评价监测。未来特色小镇发展要进行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建立工作。要改变命名制为动态性的创建达标制,让高质量的特色小镇开发得到激励,粗制滥造的特色小镇开发行为得到遏制与有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