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寻发展历程

一、探寻发展历程

一般意义上的“武术扶贫”,是指武术管理部门所从事的结对帮扶贫困地区的工作,或者彩票公益金资助的扶贫项目,或者是以武术名义进行的器材、项目方面的结对帮扶。扶贫新模式,是指通过武术要素和传媒要素的注入来发展武术休闲产业链,并使之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循环,最终使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一种全新模式。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农村的贫困问题。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平均每年减少176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4.8%。

第二阶段是从1986年到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为此,国务院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到1993年年底,全国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8.7%。

第三阶段是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该计划明确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由此,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最艰难的攻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