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设计与工程实践》简介
《接地设计与工程实践》这本书是由丛远新创作的,《接地设计与工程实践》共有168章节
1
序言
本书与其他接地书籍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更接近工程的实际,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结合理论知识,给出了接地理论、接地设计的精华。接地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性很强,但是其最大...
2
前言
尽管市面上有关接地技术的书籍不少,但基本上以理论为主,本书则以工程应用为主,可以很好地满足一线工程技术及设计人员的实际需求。 本书免费提供视在电阻率分析软件程序...
3
温馨提示
本书提供作者利用Excel编制的接地电阻计算程序,以及使用说明视频。读者可在科学网作者的个人博客搜索下载。 读者也可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官方网站(http://ww...
4
目录
...
5
第1章 接地基本原理
关于接地的定义,不同的规范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接地是电气设备的可导部分与地(或可用来代替地的导体)的电气连接。我国行业标准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
6
1.1 常用配电用电设备的接地
接地最重要的一大作用就是保护人身安全,这非常必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 2005年,国务院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家庭用电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20...
7
1.1.1 TT接地系统
TT接地系统有一个直接接地点,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至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的接地极上,如图1-1所示。 一旦外露导电部分因故障带电,人体触及后,良好的接地装置...
8
1.1.2 TN—S接地系统
TN接地系统电源处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用保护线与该点连接,一般分TN—S、TN—C—S、TN—C三种基本类型。下面以TN—S接地系统为例展开讨论。...
9
1.2 人身安全接地
除了上一节所提及的电热水器、KTV麦克风触电外,接触其他非载流金属触电的事故也均有报导,譬如,接触空调外机触电致命的事故就发生过多次,触碰电热水壶触电身亡的事情...
10
1.2.1 总则——特殊设备
《NEC》中第250节42条介绍了至少六类最常见的不带电的金属部件,这些部件原都不带电,但在一定情况下都会带电,都必须接地: 1)在地面(及地面任何可能被人员接...
11
1.2.2 总则——特殊的固定设备
除了第250节42条所介绍的一般规则外,《NEC》还包含了一些固定设备的裸露的非载流金属部件必须接地的规则。第250节43条要求以下设备的金属部件必须接地:配电...
12
1.2.3 总则——通过线和插头连接的设备
《NEC》第250节45条包含了通过线和插头连接的设备的接地规则。一般地,至少在以下四种状态下,这些设备的裸露非载流金属部件可能带电、必须接地: 1)《NEC》...
13
1.2.4 总论
由此可见,如果能遵从《NEC》,甚至可以说想发生触电事故都难。《NEC》为最基础的电气规范,包含了最低的电气标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情况与其最低标准还有一...
14
1.3 发电厂、变电所接地
合格的低接地电阻值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可以快速疏散故障电流,降低设备对地电位,保障其间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变电站、发电厂电容量极大,如发生的故障泄漏电流不...
15
1.3.1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接地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变电站系统设备对地电位升高不超过2000V,就能保证现用的常规设备的安全。而完全建成后的三峡电站故障时的最大入地电流将达约33kA,接地电阻必...
16
1.4 防雷保护——接地的延伸
其实,防雷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低阻抗通道,将雷电能量快速导入大地,这就需要合理的低接地电阻值。非常遗憾的是,人们常常忽视这一点,花高价精心设计、安装好避雷针、浪涌保...
17
第2章 土壤电阻率勘测、分析
土壤电阻率勘测、分析是最基础一环,也是最为关键一环,还是最难一环。 面对一大型变电站接地项目,一般的专家首先关心的是通过何种方式将接地电阻降至理想值;而顶尖专家...
18
2.1 单极法
测量土壤电阻率的单极法是指在被测场地打一单极的垂直接地体(见图2-1),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得到该单极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R,然后由下式得到等效土壤电阻率: ...
19
2.2 温纳(winner)四极法
温纳四极法(以下简称四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举世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如图2-2所示。 图2-2 温纳四极法 采用四极法测量时,四个探头沿着一条直线被打进土...
20
2.3 视在电阻率
如果所测视在电阻率大致相同,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土壤电阻率大致均匀,视在电阻率的平均值即为土壤的实际电阻率。 如果所测视在电阻率变化较大,那么情况将会复杂得多。...
21
2.3.1 两层土壤视在电阻率
对于存在垂直分层的情况,一般可应用图2-3所示的典型的两层土壤模型。 图2-3 典型的两层土壤模型 上层土壤厚度为s,电阻率为ρ1;下层土壤无限厚,电阻率为ρ...
22
2.3.2 如何解析两层土壤视在电阻率
显然,分析两层土壤模型的计算量相当大,除非借助软件程序,否则,工作量将是不可想象的。 就目前而言,国内各大电力、水利勘测等设计院大多放弃了两层土壤视在电阻率的细...
23
2.4 接地地网设计中电阻率分层解析和接地电阻值计算的研究
某220kV变电所接地工程可谓某勘测设计院设计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该变电站土壤结构复杂,且有极大的迷惑性,曾导致多家国内单位专家犯错,最终在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的协...
24
2.4.1 概述
准确解析土壤电阻率是变电站接地地网设计的关键所在。如果土壤电阻率分层情况解析不准确,就不可能准确计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从而导致设计差错,将接地体布置在高电阻率...
25
2.4.2 秦皇岛某220kV变电站工程案例
站区地网面积为133.5m×190m。 共取30个测点,根据不同电极间距测视在电阻率,计算平均值见表2-2。 表2-2 秦皇岛某220kV变电站视在电阻率(20...
26
2.4.3 秦皇岛某220kV变电站工程案例的进一步分析
至此,我们再回头分析表2-2给出的土壤视在电阻率,则容易理解众多的设计者均得出某220kV变电站站内水平地网可以降至0.5Ω的原因了。由于初始提供的20m内电极...
27
2.4.4 某勘测设计院的改进措施及启发意义
在秦皇岛某220kV变电站接地工程完成后,某勘测设计院深刻认识到传统接地理念的缺陷以及现有标准规范的局限(如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等均...
28
2.4.5 结论
1)如果需要预先准确设计好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值,则在采用四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最大电极间距应足够长,建议取“拟建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的2/3”或者“最大对角线长...
29
2.5 某220kV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测量说明书
考虑到目前国内设计院在处理土壤电阻率的方法多比较粗糙,下面介绍某设计院典型的土壤电阻率测量说明,供参考。...
30
2.5.1 测量概况
依任务书要求,用温纳四极法,测量站址200m×200m范围内的土壤电阻率30个点;并提供测量前2周内天气变化情况;在站址范围内均匀分布测量深度为300m的3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