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涂刷完毕后再运去现场施工
显然,待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涂刷完毕后,再将接地材料运送至现场施工最为便捷,也最有利于提升涂料施工质量,不过即便如此,仍不能确保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完全将接地钢涂覆好。
譬如,下面是一款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的部分施工要求(该产品是成稿时唯一能在当前期刊学术网所能检索到的,也是目前唯一热稳定性指标达到30kA/2s并通过鉴定;如不达标,那么防腐涂层很容易被大故障电流烧毁,并且剩下的会跟接地钢组成原电池,加速接地钢的腐蚀的):
1)漆刷距离不能拉得过大,以免涂层过薄;
2)漆刷速度不能走得过快,以免漏刷;
3)第一道涂层表干后(夏季约0.5~1.0小时、冬季约1.0~2.0小时),即可涂刷第二道,以保证干膜厚度不小于0.35μm;
4)涂刷不少于2遍(很重要!),焊接处需要补涂;但又不能超过3遍,反复涂刷会起皮。
显然,第1)、2)条根本不可能做好,因为缺乏了可执行的客观标准,关于“拉得过大”、“走得过快”,十个人恐怕会有十种判断,而且同一个人不同时段的判断标准也会发生变化;第3)条倒是有可执行的客观标准,那就是保证干膜厚度不小于0.35μm(即0.35×10-3mm)。但这在现实中更不可能实现,对不知何为μm且更不知如何测量μm的施工工人来说,尤是如此。当下的现实是,只要没有监理现场监控,施工工人将50m长、0.6m深的接地沟施工成40m长、0.45m深是常事。可如果是涂刷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连监理都不知道如何监督了,工人又如何能保证质量。
另外,纳米碳防腐导电材料采用二甲苯作为溶剂配制,二甲苯为有毒物质,且具有挥发性,施工时会被工人吸入体内,并扩散入血,分散到富含脂肪的组织中,如脑、肝脏等,从而危害到身体健康。二甲苯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高毒致癌物质,对实质器官、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均具有一定毒性,可损害脑组织、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这些器官的临床检测指标异常,并且引起器官的病理学和形态学的改变,因空气流通性差而导致工人吸入过多当场咳嗽、晕倒甚至死亡的事件皆有报道。因此,除非愿意牺牲自己的健康,否则,工人必不会静心慢涂刷以保证质量,反正涂层薄了监理也检查不出,谁也搞不清那0.35μm到底有多厚。
退一步讲,即使接地钢可以被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涂覆完好也不成。譬如就输变电线路而言,则须将一根50m甚至更长的涂刷好的接地圆钢蜷曲成盘,运送至山顶展开,铺设在接地沟内。为此,涂层就得有与钢材相当甚至更好的延展性,非常遗憾的是,纳米碳延展性很差,弯曲、拉伸时很容易开裂、脱落。此外,涂层还得有足够的附着力,否则,必会在弯曲成盘、拉伸的摩擦中或者在接地沟拽拖时被刮掉。很遗憾,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的附着力也很差,不仅与碳钢之间的附着力差,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本身之间的附着力也差。事实上,厂方所担心的反复涂刷导致起皮现象正是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之间低附着力的表现。因而,也没有厂商给出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涂层延展性、附着力的指标参数,否则便是自绝销路。从该角度而言,客户所购买的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只是一款谁也搞不清性能的“三无”产品。
综上所述,谁也不能确保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能完美涂刷,退一步来讲,即使能涂刷好,也会因其过低的延展性、附着力而在运输、施工的过程中开裂、脱落或者被磨损、刮落,所有的这些都必然导致接地钢材外漏,从而形成原电池腐蚀,缩短地网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