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引言

14.1 引言

本章适用于综合通信楼、交换局、传输局、大型数据中心、模块局、市话接入网点、宽带接入点、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光缆中继站、微波站等通信局(站)的接地设计。

本章对各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公司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通信接地与电力接地并无实质性差别。换而言之,本章内容其实可有可无,通信接地的设计施工上参考本书第12章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第13章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即可。对于机房等均压性要求较高的地方,则可参考本书第12章,多布置网状接地极;反之则可参考本书13章,多布置辐射形接地极,以提高降阻效率。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不管是规范、导则还是工程实践方面,目前通信系统接地均与电力系统接地存在着较大差距和差异,这是很不应该的。

本章将重点讨论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是由之前系列规定、规范(譬如YDJ 26—1989、YD 2011—1993、YD 5098—2001)综合或者改进而成的,相较于其他规范有着非常明显的进步,在推动通信系统设备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如何有效降低冲击接地电阻以很好地防雷,YD 5098—2005则显得有些含糊不清了,无法从接地专业角度予以准确解读。作为接地工程师,我们可以看懂国际标准IEEE 80—2000《交流变电站安全接地导则》、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等各种有关接地的规范导则,但却对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接地工程设计规范》中的一些内容心存疑惑。

之前,通信系统一方面过于强调不可能实现的低接地电阻值(譬如,在电力系统投资数万元将高阻区降至二三十欧的情况下,通信系统却要求用两千元甚至数百元将高阻区降至5Ω,从而导致地方各局大量作假);另一方面却忽视可以做得更好的等电位连接、过电压保护等整体防范作用,从而导致被雷击事件大量发生,损失严重。

而YD 5098—2005则放宽了对基站地网等接地电阻值要求(部分要求为10Ω,部分则不作要求),但通过“优化地网面积”提高了均压、防雷性能,加强了等电位连接、有效过电压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整体防护措施。

不过遗憾的是,YD 5098—2005仍旧存在着不专业的比较大的缺陷,应该是缺少了专业接地专家参与之故,下面将从专业角度将其中一些有关接地的问题内容摘要出来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