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注意从整体直观上理解接地——形状篇
一般的接地公式只能对付简单、规则的接地极,可若接地极形状稍微复杂一点,无现成公式可用,则得专门推导公式过来计算,过程将会相当艰深、复杂,甚至不可能实现。因此,很多人虽从事了一辈子的接地工作,但在这方面依然稀里糊涂,并且有的还发明了一些不符合原理和工程实践的怪诞理念。
不过,如果能换种思路,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接地,那么,上述困扰绝大多数同仁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爱因斯坦在介绍其过人优势时指出:“我易于从整体上切中要害,但无法轻松从事数学运算,那既非我所愿,也非我所长,其他人可以在这些细节上做得更好”。
杨振宁指出:“现在很多人研究物理就是在那里算东西,实际上没有看到一个十分清楚的物理图像,这个图像其实比那些演算更重要”。
美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他与费米(中子物理学之父,罕有的兼杰出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天才)短短20分钟的交流所获比从奥本海默那里20年学到的还多。因为费米告诉他,从事物理理论研究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
1)非常清楚的物理图像;
2)非常准确且能够自圆其说的数学形式。
忽视了第一点就如盲人摸象(遗憾的是,戴森之前数十年并没有非常清楚的物理图像。糟糕的是,很多老一辈同行也是如此,没能吸取先贤的经验、智慧),永不得真谛,除非能重生明眸。
事实上,不唯物理如此,即使是公认为最为抽象的数学也是如此。国际数学大师、微分几何之父沃尔夫获(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得奖陈省身指出:“好的数学就是应用数学”。人们曾一度认为,数学发展就是要研究一些数学结构之间相互的、非常美的、非常妙的关系,最终却发现,这些极度美妙的关系反应的居然都是自然而真实的世界,是可以通过直观感受到的整体图像,美妙、简约且又极有实在。
因此,我们不仅要有“西方人见木”深入分析技能,还得有我们“东方人见森”整体直观能力。
但我不得不说的是,在接地领域目前在这方面并不理想。我们不仅没有学到西方同行的深入分析和精确计算的优势,而且还将自己传统的整体直观优势丢掉了。于是,行业内就存在着盲人摸象的现象。
本章将会密切联系现实,就接地方面的整体直观理念展开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