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降阻剂

5.6 降阻剂

常有宣传,降阻剂可以起到80%降阻效果,这几乎相当于说,一个指头大的鹌鹑蛋可以管老虎、狮子、大棕熊、鲸鱼等八分饱。一个鹌鹑蛋也许能管一老鼠幼崽的八分饱,对其他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而言还不够塞牙缝的。同样,降阻剂只能在接地极非常小时才能起到80%效果,对绝大多数接地装置而言,效果几无。

事实上,即使是一根笔直的简单水平接地极,其包裹降阻剂的效果也是随长度不断变化着的,如图5-8所示。

978-7-111-46346-7-Chapter05-59.jpg

图5-8 简单水平接地极包裹降阻剂的效果随长度的变化

显然,如果大脑中能有这样一幅直观图像,就不会轻信降阻剂可以产生70%或80%效果了,这样的效果只有在接地极长度小于1m的实验室条件中才会出现,像输变电线路高阻区,接地极长度一般都高达数百米,降阻效果不到20%。

这就是本章所强调的整体直观技能。当然,图5-8所示曲线还远不能充分反应降阻剂降阻效果概况。如果是多根放射形接地极,降阻效果更低,如果是大型闭合地网,那么降阻基本可以忽略。譬如,对一个100m×100m的水平地网(网格单元10m×10m,埋深1.5m,接地极采用40mm×4mm的扁钢),通过式(3-6)可计算出其接地电阻为R1=0.454ρ。包裹上降阻剂,使截面直径达到10cm(这就相当于使扁钢的直径增大至10cm),其接地电阻降至R2=0.441ρ,其降阻效果为η=978-7-111-46346-7-Chapter05-60.jpg

因此,降阻剂降阻效果随接地体形状以及地网大小而变,每一种情况下就只有一个值,每一个值都不适用于其他场合。所以,讨论降阻剂降阻效果无实际价值意义,还不如讨论不同形式和大小的接地极直径增大至10cm后的接地电阻变化。

换而言之,只有精通接地设计的电气工程师才能真正理解降阻剂的降阻效果,而只研究降阻剂材料的人员则不行,哪怕做上一辈子实验也只能盲人摸象、管中窥豹,除非他能修成电气接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