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防雷接地装置的材料和截面积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表11-3所列规定。
表11-3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
(续)
注:1.热镀锌层应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2、扁钢至少32.4g/m2。
2.热镀锌之前螺纹应先加工好。
3.不同截面的型钢,其截面不小于290mm2,最小厚度为3mm,可采用50mm×50mm×3mm角钢。
4.当完全埋在混凝土中时才可采用裸钢。
5.外表面镀铜的钢,铜应与钢结合良好。
6.不锈钢中,铬的含量等于或大于16%,镍的含量等于或大于5%,钼的含量等于或大于2%,碳的含量等于或小于0.08%。
7.截面积允许误差为-3%。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地装置应符合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两条规定,见表11-4、表11-5。
表11-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尺寸
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选用扁钢。
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
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
表11-5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尺寸
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选用扁钢。
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
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如下两点:
1)在敷设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起基础接地体作用的钢筋或钢材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铜质或镀铜或不锈钢导体。
2)接地装置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其连接宜采用放热焊接;当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时,应在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在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表5.1.1规定的条件下,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