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危重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现场救护模块

第二节 循环系统危重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现场救护模块

1.心电监测技术

(1)现在遵医嘱需上心电监护,监测患者24h生命体征变化,请安放电极连接部位。

3导联部位:R:右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右缘第2肋间。

L:左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左缘第2肋间。

F:左锁骨中线4~5肋间。

5导联部位:RA:右锁骨中线第1肋间。

LA:左锁骨中线第1肋间。

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第4肋间。

C:胸骨左缘第4肋间。

(2)请设置每15min测量血压一次;设置心率报警上限为120次/min,下限60次/min;请护士正确调出回顾性血压记录。

2.吸氧

考核点:选用用具的准确性,流量的选择,调节流量的注意事项。

现在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血氧饱和度85%。你现在怎么处理?

img

注:护士能够正确评估,操作或口述绝对卧床休息、静脉通道、辅助检查(心电图、生化检查)、术前准备(皮肤、生化检查)、溶栓、药物准备硝酸甘油片、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

3.心电图判断

患者的心电图出来了,请你看一下能否判断一下患者图谱诊断提示是什么?哪些导联提示弓背抬高?

img

4.除颤技术和CPR

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你现在应该怎么做?开机边操作边提问。

评分标准:除颤后5个循环的CPR正确的加分。

① 除颤部位——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② 成人除颤能量选择——双向波200J,单项波360J。

③ 除颤并发症——心肌受损、皮肤灼伤、低血压、血栓形成。

④ 没有导电糊怎样除颤——没有导电糊,可使用四层的生理盐水纱布,切忌纱布过湿。

⑤ 科室除颤仪怎样日常监测——每天监测;电极板、电极线、电池、导电糊、自测功能、打印机、放电、充电功能正常等。

img

5. C.R操作:现在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1)按压的深度、频率——深度大于5cm,小于6cm; 按压频率:大于100次/min,小于120次/min。

(2)开放气道的三种方法——仰头抬颌法、托颈压额法、托下颌法。

(3)呼吸气囊的通气量——每次通气400~600ml。

(4)胸外按压的禁忌证——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5)相关并发症——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 ;心脏创伤 ;胃、肝、脾破裂栓塞。

(6)人工通气的并发症——窒息和胃胀气,以及反流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

img

6.现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痰液粘稠,轻微憋气,氧饱和度85%,请问你如何处置?

(1)吸痰操作技术。

(2)吸痰负压调节值——成人300~400mmHg。小儿150~200mmHg。

(3)吸痰手法——进吸痰管时,反折吸痰管不给负压。吸引时松开。水平旋转,缓缓上提。

(4)无菌原则——吸痰管不能被污染。

img

7.微量泵的使用和用药

(1)现在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应选择什么扩血管药——硝普钠。

(2)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毒性反应,氰化物血浓度升高;突然停用本品时,可能出现反跳性血压升高。

(3)用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避光输注;一次用药12小时内需输注完毕;用药持续时间不可超过3天。

8.患者血压现在显示180/110,遵医嘱30mg +NS 50ml iv 泵入,4ml/h

(1)参数设置。

(2)每隔15分钟巡视一次。

9.PICC维护技术

(1)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静脉炎、感染、血栓、穿刺点渗血、渗液、材料过敏、导管堵塞、导管移位、导管脱出、导管破损、断裂,并发症的发生通常与导管维护不规范有直接的联系。

(2)静脉导管维护注意事项?

冲管与封管:①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②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一个注射器只用于一个患者。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禁止强行暴力冲管。③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④ 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盐水的浓度为0~10u/ml。每次输注脂肪乳剂、静脉高营养、化疗药物后,需用生理盐水10~20ml脉冲式冲洗干净导管,防大分子物质粘附导管壁,再输其他液体。⑤为了防止断开输液接头时血液回流,应该保持导管腔内液体的正压。

敷料的更换:①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②穿刺后24小时内维护一次,以后无菌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每48小时更换一次,透明敷料覆盖纱布敷料视为纱布敷料。③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输液接头的使用及更换:①宜选用螺旋接口(无针接头),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拭输液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②输液接头应至少每7天更换1次;输液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可疑污染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

导管的拔除:①每日监测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②PV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2h~96h。③CVC留置时间2~4周(普通型2周,抗感染型4周)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CVC拔管由符合资质的医生拔除。④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PICC拔管由PICC专科护士按照医疗机构规定与程序拔除。⑤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拔除后还应保持穿刺点24h密闭性。

(黄玉兰 刘国辉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