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危重病例导入现场病情评估与判断模块
【病例资料】
患者:汪⋆⋆,女,71岁,农民,反复发作多饮、多食、多尿10年,再发加重3天,伴口干、小便量多,患者入院前1天持续出现头昏,伴头顶部胀痛,并感恶心、伴呕吐2次,均为胃液,未见明显喷射性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7年,最高血压190/100mmHg,现服用药物后,血压控制尚可。无心慌、胸闷,无四肢麻木、足部溃疡、视物模糊,起病以来,精神、体力不振,大便干,夜寐欠安。入院查体:T36.5℃,P80bpm,R20cpm,Bp140/90mmHg。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入院查空腹血糖:21.02mmol/L;脑钠肽:901.20pg/ml,尿蛋白2+g/L,隐血2+,酮体1+,二氧化碳15.8mmol/L,肝功能、大便常规示正常。
问题一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你初步判断可能是什么诊断?
答:①消渴。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问题二 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你分析该患者的消渴诊断属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哪一种?依据是什么?
答:消渴属于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气阴两虚”型,依据是:患者表现为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问题三 若患者目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进而烦躁不安、谵妄,你评估患者出现了什么并发症?应该怎么处理?
答:患者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处理措施:
(1)立即遵医嘱补液,输液速度应快,如患者无心力衰竭,开始补液时在2h内输入1000~2000ml液体,以便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等决定输液速度。注意使用生理盐水,不能给葡萄糖注射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为5%葡萄糖加入短效胰岛素,并相应调整胰岛素剂量。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滴,常用4~6U/h,达到血糖快速、稳定下降。尿酮体消失后,调节胰岛素剂量,或改为皮下注射,恢复平时治疗。严密监测血糖变化。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输入。
(4)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预防压疮和继发感染。
(5)做好护理记录,防治诱因。
问题四 消渴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有哪些?
答:(1)内服中药。
(2)注射用药。
(3)中药枕。
(4)特色中医理疗技术:如针刺疗法、中药泡洗;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穴位贴敷;艾灸;穴位按摩;中药保留灌肠等。
问题五 在患者内服药物时,护士该如何做好服药指导?
答:(1)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2)中药汤剂根据证型予温服或温凉服;中西药之间间隔30分钟以上。
(3)汤剂类: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者宜温凉服;阴阳两虚证者宜温服。
(4)口服降糖药注意服用时间、方法及不良反应。
问题六 患者在进行普通针刺时,会有哪些针刺意外情况出现?
答:①晕针。②滞针。③弯针。④断针。⑤血肿。⑥气胸。⑦红肿、瘙痒。
问题七 当患者在针刺过程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沉细时,你考虑该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你该如何处理?
答:该患者出现了晕针,处理:应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入的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稍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热茶,闭目休息,即可恢复。重者,用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内关、涌泉、中冲、灸百会、气海、神厥等穴位,或配合其他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问题八 常见的危急值有哪些?

问题九 消渴患者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答:(1)心血管病变: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糖尿病易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病、肢体动脉硬化。肢体外周动脉硬化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致肢体坏疽。微血管病变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典型改变包括微循环障碍等。
(2)糖尿病肾病: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以致肾衰竭、尿毒症。
(3)神经病变: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多见,为对称性,下肢较严重。如肢端感觉异常,伴麻木、烧灼、针刺感或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后期有肌力减弱和瘫痪。
(4)眼部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多发于病程超过10年者,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可致白内障、青光眼等。
(5)糖尿病足: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各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问题十 当该患者在后期出现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时,你该如何给予生活指导?
答:(1)对于视物模糊患者,应告知患者:
①注意视力变化,定期检查眼底,减少阅读、看电视及使用电脑,宜闭目养神,饮用菊花茶或银杞明目汤等。②按摩睛明、四白、丝竹空等穴位以辅助通络明目。③遵医嘱予珍珠明目液滴眼或中药眼部雾化以改善症状。④评估跌倒高危因素,落实防跌倒措施。
(2)对于皮肤瘙痒患者,应告知患者:
①指导患者洗澡忌用刺激性强的皂液,洗后皮肤涂抹润肤露,穿棉质内衣,避免搔抓、热水烫洗;修剪指(趾)甲;瘙痒甚者,遵医嘱予以清热燥湿洗剂,如苦参、苍术、黄柏、白花蛇草、连翘等煎汤外洗,亦可涂尿素乳膏防止皮肤干燥。②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及海鲜之品。
问题十一 胰岛素使用不良反应有哪些?怎么预防?
答:(1)低血糖反应。一般血糖低于2.8mmol/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严重时抽搐、昏迷。
预防措施:护士充分了解患者降糖药物种类,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活动量增加时及时加餐。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用,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过严,避免发生夜间低血糖。普通胰岛素注射30分钟内进餐,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糖块、饼干,以便应急。
发生低血糖急救措施:尽快给予补充糖分,解除脑细胞缺糖症状,可给予高糖口服、含糖饮料、饼干等,15分钟后检测,如仍低于2.8mmol/L,则继续补充,神志不清者静脉滴注50%高糖40~60ml,清醒后进食,预防再度昏迷。
(2)过敏反应。局部瘙痒,很少见,出现则应立即停止、更换。
(3)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采用多部位注射可预防,发生后停止该部位注射可缓慢恢复。
(王传秀 唐 双 赵国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