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史回顾
病史是以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过程获得有用的信息来制定诊断和提供医学依据,对于跌倒病史的询问,尤其是最近12个月的跌倒病史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老年人跌倒的病因、机制、跌倒的危险因素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诊断检查。此外,对于提高老年人的跌倒防范意识,减少老年人的跌倒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跌倒的发生在临床上较易被医疗人员疏忽,其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或其家属认为跌倒是身体各部分机能减退的正常老化过程,并没有将未造成明显身体损伤、引起功能障碍的跌倒放在心上,因而较少主动向医生提及跌倒之事件。此外,跌倒后医生也常只治疗因跌倒所造成的伤害,而未详细探究其原因,但对于物理治疗师来说,不仅仅需要知道他们损伤是否由跌倒引起,是否有过跌倒史,更需要知道他们跌倒史的详细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由跌倒产生的继发伤害,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以进行追踪管理,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
跌倒病史是指因疾病因素导致的跌倒,如暂时性意识丧失、平衡失调,不包括外界因素引起的偶然跌倒。常见跌倒病史的采集应包含:询问老年人近1年内跌倒的次数及情况,对于存在跌倒情况的老年患者应进一步询问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跌倒在地上停留的时间;跌倒时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跌倒是否对身体组织有所损伤(有无骨折及骨折部分);跌倒的时候正在或正打算做什么;跌倒发生前是否有相关症状,包括头重脚轻、头晕、失去平衡等;跌倒是否伴有意识丧失的情况,可协助医师了解患者是否有跌倒造成的头部的创伤。此外,意识丧失也可能和心脏疾病、体位性低血压、现有疾病的用药等情况相关。
研究指出,过去曾有跌倒病史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下降程度增大,未来再次发生跌倒的风险较过去未曾发生跌倒的老年人高,因而先前的跌倒病史回顾对于未来是否会再次发生跌倒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对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跌倒史的回顾是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希望通过对跌倒危险因子的回顾,提高高危老年患者跌倒的防范意识,从而能预防或减少老年人跌倒及由跌倒带来的相关伤害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