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情况检查
一些危险的药物因素会引起老年人跌倒,通过检查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可以预测跌倒的风险。检查的药物包括处方药物,非处方药物,患者按需使用的药物(例如哮喘喷雾剂),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补充和替代药物以及酒精。
用药情况检查的内容包括确定患者所用药物是否恰当或按指示用药,药物是否有效,药物是否安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药物剂量、用药间隔时间是否合适,药物作用时间,是否存在过度用药或者用药不足以及是否有效监管患者的用药情况。
用药情况检查在最初的跌倒评估时即可进行。
检查的优先人群为有跌倒史的人,服用四种以上药物的人,服用精神药物的人,服用致跌倒高风险药物的人,以及有跌倒危险的人,即85岁以上人群,有骨质疏松、服用凝血药物或是术后的患者。
临床上关于用药情况主要有两种评估方式:问诊和使用评估工具。问诊包括完整的用药史以及最近是否调整剂量或增加新的药物,是否饮酒。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患者将药物带给医疗专业人员,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获取准确的用药史,并确定患者的用药是否符合实际病情。评估工具方面,临床上并没有最好的选择。一般操作简单、花费低廉、耗时较少即可,合理用药可减少70%跌倒的发生。
用药跌倒风险评分(表2-10)用于初次接诊时,并且此后定期使用。如果在同一风险级别的药物中,使用多个药物,则将不同药物的分值相乘,即(风险级别数值点)×(该风险级别中的药物数量)。如果判定处于风险期,医护人员应该减少、终止或者改换更安全的替代药物。
表2-10 用药跌倒风险评分

注:*:包括阿片类药物;**:尽管在最初的评分系统中没有纳入该类药物,但是建议在这个类别中纳入非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例如唑吡坦)。
通过以上用药情况检查,不仅让老年人和医护工作者意识到一些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会有跌倒这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会促使老年人有意识地去和医护人员讨论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医护人员也会注意平衡老年人用药的利弊,再决定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