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衡仪器训练
(一)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
1.测试条件 老人测试前24h禁用任何可能影响平衡功能的食物或药物;在安静、光线适宜的房间进行测试,避免声音、视觉刺激引起的偏差;由一名测试者进行测试,测试前向老人讲解测试程序和注意事项;在12级平台稳定性条件下测试老人在睁眼条件下姿势的稳定性。
2.测试过程 老人适应测试房间的环境后,脱掉鞋子站于监测平台上;双足与检测平台中线呈5°夹角,脚底坐标分别为D5、D17。老人身体自然直立,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调整屏幕高度,双眼平视前方正对屏幕中心,使屏幕上的黑点(代表老人身体重心)尽量位于子坐标轴的中心。当黑点离开中心时,调整身体重心至中心(图4-69)。每次测试30s,重复3次,每次测试间隔10s。

图4-69 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
3.仪器作用 老人在平衡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静态平衡训练2周后,老人身体明显更加稳定。采用Biodex平衡系统对下肢骨关节进行动态平衡测试,可以了解肢体负重情况和平衡功能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Van Deursen等报道,对于健康人来说,来自与支持面接触的足踝本体感觉信息传入是维持平衡的首要因素。同样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下降,神经肌肉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老人在不稳定的支持面上站立的平衡功能也无法恢复至健康人水平。所以,本系统让老人通过双足接触平衡板,接受来自足底及视觉反馈信息,进行部分体重承受、稳定度极限、迷宫控制、随机控制等模式的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后,可以提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和肌肉、关节、肌腱本体感觉的敏感性及大脑皮质分析综合功能,通过感觉运动重组合,提高对刺激的反应能力,改善身体的姿势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二)移动式平衡板训练
Tecnobody PK254P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图4-70)。
1.测试方法 对老人在治疗前进行本体感觉评定,并记录评定结果。测试时每个数据测量3次,并记录,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进而提高评定精度。以下是具体操作过程:
(1)将仪器灵敏度调节活塞选择至“5”的位置,去除静态锁,将电子平台倾斜角度设置为前、后、左、右各5°~10°。
(2)老人穿着薄棉质袜,将足轻轻置于平台上,站立于与平台等高的固定支持台上。
(3)选择单轴评定模式(上下或左右),让老人适应性训练2min,通过踝关节的不同方向运动控制显示器上的光标努力地跟随评定程序指定的轨迹;然后选择多轴评定模式进行正式本体感觉评定,其中在移动式平板上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包括直线单足控制、斜线单足控制、圆周单足控制。
(4)每种轨迹训练时间可根据老人掌握熟练情况设置2min,然后更换训练程序。
每天训练1次,左右脚各10min,共20min。1周训练后,可再次评定,判定其训练效果。

图4-70 Tecnobody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2.记录指标 本体感觉的评定指标主要有平均轨迹误差(averagetrackerror,ATE)和平均负重力量差。其中平均轨迹误差=(老人踝足控制光标所描记轨迹长度-理想轨迹长度)/理想轨迹长度;ATE数值越小,说明老人运动控制能力越强,本体感觉越好。平均负重力量差反映的是踝关节运动时负重力量控制的均一性,该数值越小,说明关节的力量控制能力越强,本体感觉越好。
为保证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在正式评定前采用单轴评定模式让老人进行适应性训练数分钟。画圈评定时,系统会提供理想描记轨迹线和描记范围,由老人在控制患踝负重力量的情况下控制光标来尽量按照理想轨迹画圈。评定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ATE和平均负重力量差及每个象限的轨迹误差和负重力量差。
3.仪器作用 Tecnobody PK254P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用一个复杂的电子平板将所有最小角度的运动转化为电信号,经过软件处理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与老人关节运动紧密相关的轨迹曲线(运动示踪),并通过视觉反馈辅助重建正常的本体感觉。该系统不仅能提供总体评定结果,而且可具体分析足部在哪个空间问题最严重,并生成对应的训练处方。它可以单轴和多轴运动,可以训练踝关节的跖屈和背屈,也可以训练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以及圆周运动。它主要应用于评定和训练老人运动控制能力与平衡能力(含躯干平衡能力),提高本体感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