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一)踢足球式牵伸
牵伸者取仰卧位,左下肢尽量屈曲、内收和外旋;足背屈、外翻,足趾伸展。此为起始位置,在该体位下可以使靶肌肉达到活动范围的末端。这里的靶肌肉包括腘绳肌(特别是股二头肌)、臀肌、阔筋膜张肌、腓肠肌(尤其外侧头)、比目鱼肌和腓骨肌群。搭档可以让牵伸者在以后的等长收缩及其他牵伸中理解操作者的口令。
医护人员可以帮助牵伸者支持和稳定其受牵伸的一侧下肢。应该注意,手法接触可以给被牵伸者以一定的本体感觉指示,帮助其确定施加推动拉动力的方向。搭档的手法必须和口令相一致。
指导牵伸者缓慢启动D1伸展模式,即先内旋,然后外展和伸展(医护人员口令指导,“开始旋转,缓慢地向外放下肢体”)。该模式的等长收缩时间约为6秒,在这个过程中,牵伸者应该确保其两侧髋部水平放置在支持面上,而且动作应该是从髋关节开始,而非足部(D1屈曲,图4-63)。
牵伸者结束等长收缩后,放松深吸气。放松时,腿的体位仍处于起始位。
牵伸者呼气时,主动以更大的幅度屈髋、内收和外旋。应该注意的是,运动模式是沿对角线进行的3种运动方式结合的复合运动。这个时候牵伸者的足部背屈、外翻及足趾的伸展幅度均增大。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支撑牵伸者的肢体,但是切记不要辅助施加外力来帮助其进行牵伸。
上述动作重复2次或3次。

图4-63 D1屈曲
(二)足尖离地牵伸
牵伸者俯卧,屈左膝。确保髋部贴在床面上,抬起的大腿尽量伸展、外展和内旋(小腿和足趾向外,远离中线)。保证髋部贴在床面上以避免代偿和其他肌肉参与。记住髋部正常伸展范围只有30°。如果牵伸者柔韧性很好,那么在腰部寻找运动过度点。这个起始姿势能加大靶肌肉活动的终末位置。这些靶肌肉包括腰肌、股直肌、内收肌和髋部外旋肌。对于此牵伸,足和足趾的位置不重要。膝部弯曲只是让牵伸者更容易从床面上抬起腿。如果牵伸者腰部感觉不适,停止操作,在髋部下面放一个枕头使受牵伸者感觉更舒服。
医护人员协助支撑并稳定下肢,同时要求牵伸者保持髋部尽量贴在床面上。如果牵伸者能够做全范围的运动,医护人员只需要支撑住牵伸者的大腿。如果不能,用手和胳膊抱住腿部支撑整个下肢。
指导牵伸者缓慢开始尝试启动D1伸展模式,先由大腿外旋开始,然后内收,再屈曲。保持等长收缩6s(医护人员口令指导,“开始旋转,然后向内向下放下肢体”)。牵伸者不要试图伸直膝关节,只需要把大腿推向床面(D1伸展,图4-64)。在等长收缩期间臀部应放松。
在结束等长收缩之后,牵伸者放松,深吸气。放松时保持腿部在起始位置。
当呼气时,牵伸者以更大幅度使下肢伸展,然后外展,接着内旋。记住,我们想要的是在一条对角线上3个方向合并的运动。当牵伸者腿抬起时,骨盆必须稳定在床面上。医护人员仅给予腿部支撑,但不要帮助加重牵伸。
上述动作重复2~3次。

图4-64 足尖离地牵伸
(三)雪橇式牵伸
牵伸者仰卧,右下肢做最大范围的屈曲、外展和内旋运动。足部跖屈、外翻,足趾伸展。这个起始姿势能加大靶肌肉运动的终末位置。这些靶肌肉包括臀肌、腘绳肌(尤其内侧)、腓肠肌(尤其内侧头)、比目鱼肌、股薄肌、内收肌和胫后肌群。牵伸者经过几次被动练习,就能够知道在等长收缩和牵伸期间该怎么做。
医护人员支撑并稳定牵伸者的腿部。记住,手接触牵伸者可通过本体感觉暗示该向哪个方向推或者拉。医护人员手的位置应该配合口令。
指导牵伸者开始缓慢地尝试D2牵伸模式,即先由外旋开始,然后内收再伸展(医护人员口令指导,“由旋转开始,然后向下、向上抬”)。保持肌肉等长收缩6s。确保牵伸者的双臂贴在床面上,并且运动从臀部开始,而不是足部。
在等长收缩之后,牵伸者放松,深吸气。放松时,保持腿部在起始位置。
呼气时,牵伸者移动臀部加大屈曲幅度,然后外展,接着向内旋转。记住,我们想要的是在一条对角线上3个方向合并的运动。牵伸者增加足部的背屈、外翻以及足趾的伸展。医护人员仅给予腿部支撑但不推动加深牵伸(D2,图4-65)
上述动作重复2次或3次。

图4-65 雪橇式牵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