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站立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的同时,老人也要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手段,可以有针对性地减少老年人在生活环境中的跌倒。尤其是对一些站立不稳、长期卧床或者长期制动的老年人,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是改善移动能力的前提。
1.静态站立平衡训练
(1)辅助站立训练 在老人不能独立站立、或有跌倒风险时,需首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可以由治疗师扶助老人,也可以由老人自己扶助肋木、助行架、手杖或腋杖等,或者老人站于平行杠内辅助步行。当老人的静态平衡稍微改善后,则可以减少辅助的程度,或由他人辅助改为扶助四脚拐,再改为单脚拐。当平衡功能进一步改善,不需要辅助站立后,则开始进行独立站立平衡训练(图4-25)。
(2)独立站立训练 老人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这样在训练时可以提供视觉反馈,协助调整不正确的姿势(图4-26)。独立站立并可保持平衡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进行他动态站立平衡训练。

图4-25 辅助站立训练

图4-26 独立站立训练
2.他动态站立平衡训练 老人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
(1)硬而大的支撑面上训练 老人站在平地上,双足分开较大的距离,有较大的支撑面,有利于保持平衡。治疗师站于老人旁边,向不同方向推动老人,可以逐渐增加推动的力度和幅度,增加训练的难度。
(2)软的支撑面上训练 随着平衡功能的改善,可以由硬的支撑面改为软的支撑面,例如站在气垫上或软的床垫上等,也可以缩小支撑面,并足站立,或单足站立。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老人,使其失衡后再恢复平衡(图4-27)。
(3)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 可以提供活动的支撑面给老人站立,如平衡板,进一步增加训练的难度,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老人。
3.自动态站立平衡训练
(1)向各个方向活动 站立时足保持不动,身体交替向侧方、前方或后方倾斜并保持平衡(图4-28);身体交替向左右转动并保持平衡。
(2)左右侧下肢交替负重 左右侧下肢交替支撑体重,每次保持5~10秒,治疗师需特别注意保护老人,以免发生跌倒,也需注意矫正不正确的姿势(图4-29)。
(3)太极拳云手式训练 可以采用太极拳的云手式进行平衡训练。云手式是身体重心一个连续的前后左右的转移过程,同时又伴随上肢的运动,因而是一个训练平衡的实用方法(图4-30)。

图4-27 在软垫上进行平衡训练

图4-28 立位自动态平衡训练

图4-29 踏步训练

图4-30 太极拳云手式训练
(4)触碰物体 治疗师手拿物体,放于老人的正前方、侧前方、正上方、侧上方、正下方、侧下方等各个方向,让老人来触碰物体(图4-31)。

图4-31 触碰物体
(5)抛接球训练 在进行抛接球训练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老人抛球,同时可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来增加训练的难度(图4-32)。

图4-32 抛接球训练
(6)伸手捡拾物体 把一个小的物体放于地面上,鼓励老人弯腰伸手去拿物体,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改变难度(图4-33)。

图4-33 捡拾物体
(7)平衡测试仪训练 平衡测试仪除了可以用来客观地评定平衡功能,还可以用于平衡功能的训练。训练时,老人双足放在测试仪的测力平台上,在仪器的显示屏上通过不同的图标来显示双足所承担的体重。正常人每侧足承受体重的50%,通过有意识地将体重转移到一侧下肢,可以提高对自身动态平衡能力的训练。
在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时,要注意随时纠正老人的站立姿势,防止患膝过伸等异常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