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活动基于地质环境,受地质环境的约束,同时又影响改变着地质环境。随着生存生活空间的膨胀和对生活舒适性便捷性要求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改变程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新的环境问题相继出现,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新时期,随着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强度越来越大,各种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日益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每年因此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日趋严重,亟须我们从地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新思考地质环境问题,研究评判地质环境的状态。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部,经济区构建以银川、吴忠为核心,以石嘴山和中卫为两翼,以主要交通通道为轴线的空间开发格局;提升银川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产业,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壮大石嘴山、吴忠、中卫等节点城市的规模,加强产业分工和城市功能互补;加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强农田设施建设和盐碱地改造,调整农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构建以贺兰山防风防沙生态屏障、黄河湿地生态带以及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区面临的众多水资源、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地热、地下空间等地质环境问题有待于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服务新时代经济区国土空间、社会经济发展。国土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依旧是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难点问题;经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不利因素的勘察成果还不够,也没有将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协调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地下水热循环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构建地热技术示范,推动市场跟进。以往地质调查成果相对散乱,缺少系统的整理集成和科学总结,导致未能充分发挥地质资源对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支撑作用。

本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沿黄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围绕经济区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重大需求,解决制约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调与科研相结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学科联合与综合调查的方式,开展沿黄经济区城市群的城市地质综合调查研究,系统查明经济区地质资源禀赋,破解地质环境问题,为经济区城市群的建设、发展、规划及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