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前地下水源地可行性分析

一、贺兰山前地下水源地可行性分析

图5-6 贺兰山东麓天然地下水水库规划图

贺兰山山前发育着巨厚的戈壁砾石带,渗透性强,储水量大,是天然的地下水库,为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蓄提供了理想场所。其中贺兰山东麓北段为洪积倾斜平原单一潜水区,东西宽3~4 km,第四系厚度400~600 m,地下水埋深西部10~20 m,东部5~10 m,暴雨洪流量约为3832×104 m3/a,其中下渗补给地下水资源量2682.4×104 m3/a,目前分布有4处水源地,现状开采量比较大,是条件良好的天然地下水库,应在现状开采的基础上,加大保护力度;贺兰山东麓中段东西向宽8~10 km,第四系厚度400~600 m,地下水埋深西部可达100 m,推算暴雨洪流量1209.5×104 m3/a,其中下渗补给地下水资源量846.65×104 m3/a,目前分布有2处水源地,是良好的天然地下水库,具有较大的地下水开采潜力,可作为应急后备水源地;贺兰山东麓南段东西向宽1~2 km,第四系厚度多小于100 m,地下水埋深2~5 m,暴雨洪流量1855.9×104 m3/a,其中下渗补给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299.13×104 m3/a,该段第四系厚度较小,作为天然水库容纳地下水能力有限。合计地下水资源量约为5200×104 m3/a。

图5-7 宁夏沿黄经济区傍河取水可行性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