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

第一篇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

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区,南起中卫沙坡头,北至石嘴山,以青铜峡为界分为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由贺兰山洪积和黄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卫宁平原位于卫宁北山与香山—烟筒山—牛首山之间,为呈带状的河谷平原,长约100公里,宽10~15公里,中宁以西河谷呈东西向,中宁以东转为北北东向;银川平原介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银川平原与西部贺兰山山地和东部台地呈正负地形相伴而生,此起彼落,南北延伸、东西平行带状分布排列。

经济区属华北—柴达木地层大区中部,跨华北地层区和阿拉善地层区,可划分为景泰—中宁地层小区、贺兰山地层小区及桌子山—青龙山地层小区。地层出露齐全,古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周边山区以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为主,银川平原、卫宁平原以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古近系、新近系埋藏于平原深部,厚度巨大。

经济区地下水含水系统主要可以划分为:贺兰山地下水系统(Ⅰ)、银川平原地下水系统(Ⅱ)、陶灵盐台地地下水系统(Ⅲ)、卫宁北山及平原地下水系统(Ⅳ)、腾格里沙漠地下水系统(Ⅴ)。

区内地震频繁,除陶灵盐台地属稳定地块外,大部分地区地震烈度设防区为Ⅷ度及Ⅷ度以上区。在综合区内地貌、地质构造、地震、地壳稳定性及外动力条件的基础上,将全区划分为贺兰山山地较不稳定工程地质区、银川平原较不稳定工程地质亚区、陶灵盐台地稳定工程地质区、宁中山地及山间平原较不稳定工程地质区和腾格里沙漠较不稳定工程地质区等5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