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裂带调查评价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节 活动断裂带调查评价
银川盆地是典型的新生代断陷盆地,夹于贺兰山构造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总体走向北北东向,南北长逾180 km,东西宽约60 km(图9-1)。银川断陷盆地中发育了4条北北东向断裂,从西向东分别是:贺兰山东麓断裂、芦花台断裂、银川断裂和黄河断裂。
图9-1 银川盆地活动断层分布图
贺兰山东麓断裂是银川盆地西缘主控断裂,新生代以来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沉降,由多条正断层组成的锯齿状断裂带,地表出露明显,在山前可见切割第四系地层的断层断面,是近代仍具有强烈活动性的断层。
芦花台断裂隐伏于银川盆地内,走向为北北东,从银川向北,断层的断距不断加大。已有研究显示,芦花台断裂的最新活动时间在中更新世。
银川断裂为隐伏断裂,走向北北东,在平罗南断裂不连续,分成南北两段,从第四纪到现代断层仍有持续活动;
黄河断裂为银川盆地的东边界,断裂带以东为第四纪以来缓慢上升的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断面向北西倾斜,为正断层,第四纪以来该断裂仍有持续活动。
为了查明银川盆地主要活动断裂的分布特征,更精确地描述断层的具体位置,先后收集了一系列的银川盆地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主要包括宁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完成的1∶20万区域重力测量成果、宁夏地质调查院完成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成果资料以及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成果资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完成的深地震反射试验剖面等成果资料。本次工作在充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于盆地活动断裂带浅部分支研究程度的不足,利用前期宁夏地质调查院完成的覆盖整个银川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针对性地布设了大地电磁测深和常规测氡的工作,对近南北走向的活动断裂带浅部构造特征进行了较为精细的解释,为开展银川盆地活动断裂带的调查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